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日電)抗疫支出過大加上經濟情況不佳,外界關注中國地方財政。中國財政部長劉昆今天說,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對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影響「可控」,但他坦言一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劉昆針對當前地方政府面臨財政「緊平衡」的情況做說明。
他表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人民幣10.88兆元(約新台幣47.87兆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後成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5兆元,比上年成長6.4%,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由於中國過去幾年整頓房地產市場,加上疫情等因素,房市低迷,政府相關的土地出讓收入也受到影響。
劉昆說,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主體,去年雖然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但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影響是可控的,但具體數據尚待決算才能確定。
他說,若按照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減收約2兆元來看,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財力約3000億元。但土地出讓收入減少的同時也會相應減少拆遷補償等成本支出,「所以它的收入下降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至於債務問題,劉昆表示,中國去年法定債務的負債率約為50%左右,這個指標在全世界、在經濟界都是比較低的。
他說,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一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財政部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劉昆說,地方的財力並不等同於它本級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因為地方40%左右的財力來自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2020年到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成長2.5%,但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年均增長了9.3%。從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看,過去3年地方財政支出平均增幅達到3.4%,所以是緊平衡狀態,但也是總量增加的狀態。(編輯:張淑伶/周慧盈)11203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