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全國兩會即將審議機構改革方案,外界預料可能恢復設立類似「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機構,強化中央領導。北京學者說,成立金融委有助加強對國家資本的統一監管。
中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全國兩會)將分別於5日、4日登場,屆時除將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層,還將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日前獲中共20屆二中全會通過。
香港星島日報網今天報導,機構改革方案具體內容雖尚未公布,但預料涉及金融、科技、國家安全等,可能恢復設立類似「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機構,強化中央領導。
報導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二中全會後會見黨外人士時透露,這次機構改革將涉及「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針對性比較強,力度比較大,涉及面比較廣,觸及的利益比較深」,對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美國華爾街日報稍早前指出,中國可能恢復設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機構,取代目前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為因應亞洲金融危機,1998至2003年中共曾設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加強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報導引述北京清華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表示,「國家資本需要集中管理,因為這是全體人民的權益,不能被浪費或者被損害。如果成立金融委,將有助於加強對國家資本的監管」。
他並認為,中國管理機構在權力劃分界限上,容易滋生互相推諉或互相爭權等弊病,成立金融委也有利於集中統一管理協調,是件好事。
習近平還提及這次機構改革將「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對此,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分析,「(這)意味着中央對部分機構或地方的監管或者規管會變多,主要透過一些非國營組織的建黨工作,例如阿里巴巴有黨委」。
對於中共二中全會以大篇幅論述當前中國面臨的內外局勢,學者認為,新一輪機構改革要適應發展、安全的需要。
中通社引述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中共20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形勢,其中有外部因素,例如面臨着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有國內因素,例如COVID-19疫情之後經濟如何起飛,以及分配問題、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等,而所有來自國際、國內的安全問題都非常重要。(編輯:周慧盈/唐佩君)11203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