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營企業政治地位不穩 戴著鐐銬跳舞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特稿)中國經濟疲弱,甫開始第3任期的習近平亟需拿出成績安定民心,過去幾年政治處境飄搖的民營企業,此時又成為官員們要好好伺候的「座上賓」。

問題是:官方喊了多少次要對民企、國企「一視同仁」,為何還是做不到?中共政權下,民營企業能有真實穩固的經營信心嗎?

儘管2022年的中共20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乃至今年「兩會」都釋放出要力挺民企的訊息,但根據財新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2月底在「浦山講壇」中說,透過對大量政府採購數據的研究,了解到許多民企目前已經拿不到政府的訂單。

姚洋表示,在中美博弈、新型舉國體制的引導下,政府訂單都先給國企,再由國企發包給民企。偏偏這些訂單金額很大,很多民企被逼得沒辦法,只能引進國企占股,如此一來不但有機會拿到訂單,還能享有僅一半不到的低利率。

多數國家都有國營企業,但大多限於能源、軍工等與國安和重大民生有關領域,而非像在中共治理下,除了創新領域外,所有的傳統行業幾乎都有國企,「與民爭利」的現象普遍存在。

連低進入門檻的書店,都有國營新華書店搶占最好的地點,不計成本經營。畢竟書店是跟意識形態相關的領域,國家當然不會放手。

民營企業在中國是一種尷尬的存在,像是被塞進了不合身的衣服。這件衣服是體制,是法規,在衣物沒遮到的地方,有本事者競相投入資本「野蠻發展」;在衣物過緊的部分,則處處掣肘,隨時要有被國家突如其來監管限制或左派人士莫名攻擊的準備。

不要忘了,中共奉社會主義為圭臬,民營企業的概念不過是這30、40年的事,如何為發展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找出與共產黨執政不矛盾的說法,就花了長久時間。

中國在1970年代末走向改革開放後,1981年,個體商戶被允許可以雇用7個以下人員;直到1988年,私營企業才獲得合法地位,被定位為「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到了1997年,中共15大報告改稱「非公有制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企在中國始終是「先有事實、再給名份」,但法律跟不上,又掣肘了這些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共的「心病」在於:不能任意縮減國有企業,還要透過國企施展黨對行業與資源的控制。習近平當上中共總書記後,一邊說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邊強調「支持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但實務上兩者相矛盾時,優先順序又該如何?

中國民企當前面對的環境可謂「內憂外患」:在國內要跟資源豐沛的國營企業競爭,在國外市場上,又因為國際「排中」新供應鏈成型、產業外移、防疫清零等因素,外貿訂單大量流失。然而,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這個「好」在於:既然眼前拚經濟最重要,對民企不必要的折騰都可以少了。

民企在中國扮演著「56789」角色:貢獻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毛額、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如果不是這些功能,它們受到的打壓和漠視會更嚴重。

但是,民企作為政權「工具」的角色並沒有改變,一旦經濟恢復,它們又將被要求配合細節不明的共同富裕政策。

在台灣,郭台銘可以表達想選總統;在對岸,沒有犯法但惹怒當局的馬雲,卻只能低調出現在海外;再怎麼有錢有權的老闆,也可能因為要配合當局調查,突然與外界失聯。中國民營企業家在黨和國家面前,永遠渺小。(編輯:朱建陵)11203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