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談如何穩就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5日電)針對中國今年度政府工作報告訂下「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的目標,有中國專家主張,未來要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增強經營主體恢復發展信心,將就業優先提升到經濟發展核心位置。

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今天上午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報告並提到,要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大學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實保障好基本民生。

第一財經報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提到,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等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反映在就業市場上,就是失業率快速上升、就業品質下降風險仍然較大,青年就業、藍領就業面臨現實壓力。

中國人社部長王曉萍日前公開坦承,中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1158萬人,「招工難、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且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老百姓在求職就業中還面臨著一些「急難愁盼」問題。

而中國人社部數據顯示,據估計,今年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達1662萬人,規模創近年新高,就業總量壓力仍然較大。

張成剛表示,隨著未來中國經濟逐步恢復,消費回暖,就業市場保持穩定的基礎仍然存在。但下一步需要進一步專注於經濟發展,且「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增強經營主體恢復發展信心,將「就業」優先提升到經濟發展核心位置。

鑑於中國今年大學畢業生將新增82萬,達到創歷史新高的1158萬人,

姚凱建議,新的一年要把「青年大學生就業」放在更優先的地位。要加強產、學、研結合,加強「穩崗拓崗」工作,圍繞數位經濟和其他新經濟形態的蓬勃發展積極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尤其是與數位經濟、新就業形態有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編輯:邱國強)11203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