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16日綜合外電報導)為抗衡中國威脅,日本將展開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擴張,積極發展國防工業。為此,當局必須說服日本知名企業進行投資,而這是日本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日本1947年制定的憲法規定放棄戰爭和不保持戰力,但隨著各界愈來愈擔心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可能助長中國侵略台灣的野心,日本去年公布一項為期5年、耗資3150億美元的軍事擴張計畫,以嚇阻北京在東海動武。
然而,日本戰略的關鍵一環取決於能否說服東芝公司(Toshiba Corp)、三菱電機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和大金工業(Daikin Industries Ltd.)等民營企業增加軍事產能;這些公司數十年來一直低調為自衛隊提供裝備。
根據路透社對6名政府官員和企業高層的訪問,事實證明,在這個反軍國主義情緒強烈的國家,很難說服一些軍事供應商增加產能。
在去年與防衛省的閉門會談中,部分公司提出如利潤低、武器銷售有損公眾形象,以及興建國防廠房的財務風險等憂慮,他們認為,待軍事擴張完成後,這些廠房可能閒置。
東京當局正準備立法,其中包括將軍事裝備的利潤提高到15%,並提供國營工廠,讓企業在毋須承擔風險的情況下擴大產能。但是部分公司擔心這可能仍不足。
自民黨參議員、前防衛省政務官佐藤正久說:「截至目前,防衛省都還認為國防企業願意增產是理所當然。」
佐藤說,日本企業高層愈來愈難說服股東,出於「愛國心」銷售國防裝備是合理的行徑。
儘管岸田文雄的軍事擴張計畫裡,將國防工業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日本沒有像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和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 Plc)那樣的國防企業,許多為自衛隊供應裝備的企業主要生產的是民用商品。
日本最大國防公司三菱重工業公司(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正在開發新一代戰機和射程較遠飛彈,但在去年290億美元營收中,軍事合約只占1/10,其大部分業務仍是生產商用飛機零件、發電廠設備和工廠機器。
空調製造大廠大金也僅是兼營軍火業務,生產列印機等電子產品的東芝也製造軍用級電池,至於製造冰箱和吸塵器的三菱電機同時也生產雷達和飛彈。
自去年年初以來,國防官員一直與這些企業和其他供應商協商,敦促他們擴大其低調的軍備生產部門,其中也包括汽車、直升機製造商速霸陸(Subaru)。(譯者:劉文瑜/核稿:陳政一)11203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