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制裁 中國釋放頂尖晶片投資者加強發展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4日電)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政府釋放在去年「芯風暴」期間被帶走及關押了8個月的頂尖晶片投資者、元禾璞華管理合夥人陳大同,因為中國需要晶片專家協助應對西方的嚴厲制裁。

金融時報今天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表示,元禾璞華(蘇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夥人陳大同本月獲釋。

報導指出,元禾璞華是一家人民幣100億元(約新台幣450億元)的投資公司,已經為150多家中國晶片公司提供種子資金,在中國晶片業中處於領導地位。

報導指出,陳大同在2022年7月至8月中國掀起「芯風暴」期間被帶走。

中國為促進國內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於2014年由財政部等出資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俗稱「大基金」。

其後傳出中國政府對投入了數百億美元在半導體產業發展,都未能取得突破感到憤怒,在2022年對「大基金」及相關公司進行調查,拘留了十多名晶片高管和官員。

元禾璞華是獲得「大基金」資助的公司之一,陳大同也是「大基金」投資委員會的獨立成員。

報導指出,因應美國限制中國獲得有關晶片的高端技術,迫使中國這幾個月來重新思考要支持半導體業發展,也令中國決定盡快釋放陳大同。

報導指出,陳大同將元禾璞華超過80%的投資用於尋找和發展中國國內能替代外國技術的產品,是中國受到美國收緊出口管制下,打造本土間片產業的重要舉措。

報導引述一位約68歲科技私募基金高管表示,中國充滿想投資半導體的政府基金,但缺乏像陳大同的專業投資者。

報導表示,陳大同1995年共同創立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y),是一家在紐約上市的相機晶片製造商,10年後陳大同與中國國有企業合作將該公司私有化。

陳大同於2014年放棄美國國籍,致力協助中國晶片業發展。

報導表示,不清楚陳大同被長期關押的細節,中國當局可以在法外系統中將人關押數月或數年,然後才移交法庭進行正式起訴。

有元禾璞華的員工表示,陳大同獲釋是好消息,但認為他不太可能很快就會回到辦公室,現在討論他未來的半導體投資計劃為時過早。

陳大同沒有回應金融時報的查詢。

中國半導體產業去年掀起「芯風暴」,多名與「大基金」相關的業界高層被查,包含晶片業大老路軍、丁文武。

當時有分析認為,風暴除揭示中國半導體發展緩慢外,也顯示大基金運作模式欠缺嚴格監督,貪腐孳生。(編輯:陳沛冰/唐佩君)11203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