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國學者鄭永年說,中國還處於中等技術水平,發展關鍵就是要跨越「中等技術陷阱」;他還指出中國制度性開放還不夠,兩個省之間的商務談判甚至比兩個國家的談判都困難,有許多行政阻隔。
綜合經濟觀察網與中國經濟時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昨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的分組會上表示,「無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如何跨越中等技術陷阱」。
甚麼是中等技術陷阱?鄭永年說,發展中國家憑借低成本優勢承接已開發國家成熟產業的產能轉移,一旦成熟技術轉移的紅利被收割完畢,而發展中國家本土企業又不能技術趕超,其經濟成長就會進入長期相對停滯的狀態。
他認為,高品質的發展不應該是追求單純的GDP成長,因為無效投資帶來的GDP成長不見得可以帶來國民財富。從歐美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科技還是第一生產力。
他說,從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的角度看,中國還處於中等技術水平。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背景下,中國自主技術發展變得非常重要。
鄭永年認為,跨越中等技術陷阱有3個條件。第一,必須具有一大批能夠從事基礎科研的大學和機構。第二,必須具有一大批能夠把基礎科研轉化為發展應用技術的企業和機構。第三,必須具有支撐基礎科研和應用技術轉化的金融支持。
為促進科技發展,鄭永年認為,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之外,還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有助於推動內循環的進一步發展。
鄭永年舉例說明這方面中國的不足。他有一次跟浙江省商務代表團去西北某省訪問,過程中發現兩個省之間的談判甚至比兩個國家的談判都困難,談判面臨多重行政阻隔。
他還說,目前,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的統籌發展做得不錯。但粵港澳大灣區內,同一個省一些城市的統籌發展還比較欠缺。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和擴大制度性開放等層面,需要更多落實到基層層面。(編輯:張淑伶/陳沛冰)112032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