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監管缺失加劇加密貨幣非理性市場行為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副行長宣昌能昨天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加密貨幣未解決信用貨幣存在的問題,還潛藏很多風險;要加快完善與數位經濟相適應的監管機制,監管缺失會加劇非理性的市場行為。

香港經濟日報導,宣昌能昨天在「數字時代的金融基礎設施與金融服務」圓桌會上表示,加密貨幣、特別是憑空產生的加密貨幣並未解決信用貨幣存在的問題,而且交易過程中涉及與法定貨幣的兌換、槓桿交易等,基本掌控在交易平台、發行方或交易商、做市商手中,是一個非常中心化的進程,潛藏了很多風險。

他指出,該領域缺乏有效監管,屢屢發生市場操縱詐欺、濫用關聯交易、挪用客戶資產或將客戶資產和自有資產混同操作,近期也出現一些暴雷風險,FTX、幣安等平台就在美國受到了監管部門的調查。

宣昌能強調,「特別是FTX,大家挖挖掘得越深,越覺得這簡直就是個fraud(詐欺),它過去的對外宣傳實際上誤導了很多的投資者」。

宣昌能表示,近年出現了與法幣、黃金、國債等掛鈎的穩定幣,部分解決了加密貨幣幣值不穩定的問題,而且可進行兌換、跨境支付便利,一定程度受到市場歡迎,但是也存在一般、特別是憑空產生的加密貨幣所共有的交易平台詐欺和用於非法交易活動的風險。

他說,國際間目前對加密貨幣的加強監管已逐步形成共識。中國在2017年禁止金融機構給加密貨幣和代幣交易提供任何服務,保護了投資者的權益,保護了市場的穩定。(編輯:周慧盈/楊昇儒)11204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