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4日電)中國地方政府第1季發債約人民幣2.1兆元(約新台幣9.3兆元),年增率15.6%,其中以新增債券為主,用於基礎設施、民生專案等建設。
據第一財經4日報導,中國地方政府唯一合法舉債管道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2.1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6%。
按用途分,地方政府債券可分為新增債券、再融資債券。新增債券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等重大專案、民生專案等建設,第1季地方政府債券以新增債券為主,發行約1.67兆元,年增率6.3%。
新增債券中,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債)發行約1.36兆元,年增率4.5%。專項債主要投向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專案,專項債是政府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
2020年以來,新增專項債規模均保持在3兆元以上高位。今年新增專項債規模約3.8兆元,目前第1季實際發行進度達36%;專項債資金主要用於基礎設施。
據財政部數據,今年1、2月新增專項債分別用於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2757億元(占新增發行總額33%)、社會事業1538億元(占19%)、交通基礎設施1320億元(占16%)、保障性安居工程1271億元(占15%)、農林水利753億元(占9%)。
報導引述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意見表示,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比較快,這反映了積極財政政策加大力度提升效果,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促進經濟增長。
溫來成指出,與往年不同,今年專項債新增兩大細分投向領域,分別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領域,前者為雲端運算、數據中心、傳統基建智慧化改造、國家和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和數位化轉型平台;後者包括公共領域充換電基礎設施、大型風電基地等綠色低碳能源基地。
溫來成認為,目前專項債投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新能源專案資金相對較少。新基建部分專案適合企業投資、有部分適合政府投資,還有介於兩者間的,政府比較謹慎;新能源專案投資規模大、建設週期長、項目較複雜,專案不成熟的話,地方不敢輕易發債。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認為,未來應優化債務的投向結構。 他說,目前投向新基建、新能源的專項債占比非常低,增加這些領域投向,一方面能夠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另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專案收益。
除了新增專項債外,地方政府第1季新增一般債券3100多億元。一般債券主要是為沒有收益的公益性專案籌資,主要投向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建設、農林水利等領域。(編輯:唐佩君)11204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