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亞松森17日綜合外電報導)宏都拉斯今年3月切斷與台灣長達數十年的外交關係,轉與中國建交後,台灣邦交國僅剩13個。隨著巴拉圭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台灣與這個南美洲唯一邦交國又傳出了斷交危機。
巴拉圭將於本月30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領先的兩名候選人分別為執政黨紅黨(Colorado Party)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 Pena)和在野黨藍黨(PLRA)候選人艾里格里(Efrain Alegre)。
半島電視台(Al-Jazeera)報導,巴拉圭變天傳聞四起,親中派的艾里格里對紅黨長期主宰巴拉圭的統治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
潘尼亞承諾將與台灣維持邦交,艾里格里則揚言一旦勝選,就會與台灣斷交、尋求與中國發展關係,讓這項地緣政治議題成為選戰焦點。
倘若這段持久的邦誼關係宣告破裂,台灣將失去其在南美洲的最後一個正式外交盟友。
巴拉圭社會學家索亞瑞斯(Camilo Soares)告訴半島電視台:「潘尼亞是當前是最受歡迎的候選人,但選舉尚未結束,艾里格里仍有機會勝選。」
巴拉圭與台灣1957年首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此後,支持台灣和反對「共產主義中國」一直是巴拉圭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
根據半島電視台提供的聲明,台灣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受訪時說,「巴拉圭一直是忠實的盟友,在尋求打破共產主義中國不正當孤立台灣的這條艱難道路上,它沒讓我們孤軍奮戰」。
然而,巴拉圭與台灣的關係也以經濟利益為基礎。
台灣投資巴拉圭數以百萬計美元發展高壓輸電系統和漁業生產等,並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Asuncion)成立一所著名的科技大學。
而巴拉圭要維持與台灣的邦交關係也須付出代價。由於與台灣建交,中國沒有向巴拉圭提供任何援助、投資或融資。政治學家朗恩(Tom Long)和烏蒂內茲(Francisco Urdinez)將其稱為「台灣成本」,意味失去來自中國的經濟機會。
朗恩和烏蒂內茲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中說,在2005年至2014年間,台灣平均一年向巴拉圭投資400萬美元,並提供1480萬美元援助。
然而,比起南美洲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向該地區其他國家提供的經濟援助,這些數字可說是小巫見大巫。
朗恩和烏蒂內茲估計,平均而言,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拉美國家與加勒比國家獲得的投資、援助和貸款金額,相當於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左右。
根據「中國全球投資追蹤」(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中國國有企業在南美洲豪擲113億美元進行投資。
經濟最終也是宏都拉斯與台灣斷絕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在台宏斷交前,宏都拉斯否認媒體稱其要求台灣提供25億美元金援的報導,而是「透過協商達成再融資機制」。
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duardo Enrique Reina)表示,在面臨經濟困境的情況下,宏都拉斯尋求與中國正式建交是出於「實用主義」,而非「意識形態」。
而巴拉圭總統阿布鐸(Mario Abdo Benitez)去年9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呼籲台灣投資10億美元以保持盟友關係。巴拉圭當局後來緊急滅火,稱雙邊關係不會取決於額外的投資。
藍黨候選人艾里格里認為,與中國建交將有助振興巴拉圭的畜牧業和糧食部門。
但他的保守派競爭對手潘尼亞加倍支持台灣,他1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說,巴拉圭的台北、耶路撒冷和華盛頓「戰略三角」盟友,是促進其發展的重要工具。
但學者認為,潘尼亞對台灣的支持可能不會永遠存在。
索亞瑞斯說,潘尼亞可能把維持台巴邦交,當成贏回美國支持的工具;倘若美國選擇以貪腐為由制裁潘尼亞,這位保守派候選人可能轉而與中國建交。
截至目前,潘尼亞沒有表現出有意接受北京支持的跡象,反而指控其競爭對手艾里格里是共產主義者,因為他想承認中國而非台灣。
艾里格里駁斥上述指控,他說自己對中國的支持是基於經濟實用主義。
學者認為,事實上,巴拉圭選民對台灣和中國問題的關注度並不高。他們說,在選舉前夕,選民更可能將焦點放在國內貪腐和經濟問題。
但對台灣來說,即將舉行的這場選舉是個至關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
駐巴拉圭大使韓志正在聲明中說,大使館正在與所有「主要總統候選人」舉行會談,包括艾里格里。
他也指控中國「利用自由市場謀取自身利益」。
他說:「我們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但全世界都在關注,而時間會證明我們是對的。」(譯者:劉文瑜/核稿:李佩珊)11204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