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辜泳秝斯德哥爾摩26日專電)台灣賽德克族人至瑞典民族誌博物館(Museum of Ethnography)文化交流,參與的賽德克青年在瑞典遇見祖先的文物,以賽德克族為主體的演出交流讓他們更認同母體文化。
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館群展出台灣賽德克族文物,名為「我們是賽德克族」(We are Seediq)的展覽22日開幕,展到2025年初。
這次展覽除了文物展外,也包括許多文化交流活動,例如:體驗工作坊、歌舞展演、文化座談等。
在開幕式上,幾位賽德克族人自主規劃表演節目,以傳統樂器口簧琴與獵首笛演奏開場,青年德伊木(Teymu Ukah)接著演唱自己的族語創作歌曲Bubu(母親的母親),由舞者奧宇.巴萬(Awi Pawan)做口簧琴與舞蹈表演。
代表團全體成員一同演唱名為O bale wa(呼喊歌)的古調,意思是「我們又來到這個大城市,我們再一次見到朋友們」,送給再次接待賽德克代表團的斯德哥爾摩。
最後以古調Rabay Nomin作結,這首描述Rabay Nomin這個遵循Gaya/Waya(祖訓)的女性是「真正的人」(Seediq Balay),這個曲子代表賽德克族人要像她一樣傳承老人家的智慧,下定決心延續賽德克族的傳承,永遠不斷裂。
此次出訪瑞典的賽德克代表團在文化部支持下,出動老中青三代,希望完整傳承文化。
歐盟「守護計畫」(Taking Care Project)以賽德克族為主體的活動方式,讓代表團中3位青年深刻感受對母體文化的認同。
長期從事藝文工作的奧宇.巴萬表示,雖然他常常參與原住民文化演出,但以賽德克族的身分在台上表演算是頭一遭,特別是以往口簧琴演出多是在泰雅族的情境中,這個經驗對他來說雖然壓力很大,但非常特別。
他說,可以在這麼遠的地方親眼看到祖先留下來的文物相當感動,未來希望可以做成線上展,讓更多族人看見這個展覽。
他表示,跟瑞典博物館方合作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很有收穫,因為瑞典方面對展覽中的各個環節都相當重視族人的意見與意願,在文字上也力求精準,讓人感受到博物館方的誠意。
本身在地方文物館工作的谷慕.巴紹(Kumu Basaw)表示,We are Seediq展覽雖然占地不大,但適當運用科技,在展場裡營造出非常寫實的氣氛,讓參訪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也讓這個展覽活了起來,觀眾看到的不再是沒有生命的文物。
谷慕.巴紹說,在與北歐原住民薩米族人交流過程中,她發現原來瑞典與台灣原住民的處境如此類似,讓她心生鬱悶,但也引發她對如何繼續努力改善原住民處境的使命感。
她表示,今年9月守護計劃即將告終,但對於存放在瑞典的織品等文物的研究與了解並沒有結束,希望未來能找到更多資源,繼續把這些知識帶回台灣,傳承給下一代。
以賽德克族語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德伊木表示,他的創作主題多是青年族人尋找自我認同,這次受邀參加代表團,讓他更堅定繼續「走回家的路」。
德伊木說,他雖然從小在部落長大,祖父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耆老,然而他外出求學後,逐漸忘記自己的母語與文化,在從事藝術創作時發現,必須要先認識自己,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Seediq Balay),讓他重新開始學習賽德克文化。
此行在眾人面前表演口簧琴,讓德伊木有機會更深入學習這項傳統樂器;也在同行長輩身上學習到許多傳統文化。
這次展覽呈現賽德克族老中青三代對文化的詮釋,並且充分傳達賽德克族的精神,讓他感受到文化傳承的重要。
他說,在了解賽德克族真正的精神後,這些學習才會有靈魂。
「我們是賽德克族」展覽將在瑞典民族誌博物館展至2025年1月,線上展覽預計今年秋天上線。
透過歐盟「守護計畫」,瑞典民族誌博物館將館藏中的賽德克族百年文物活化,以去殖民化的方式與台灣賽德克族人建立聯繫,共同研究,由賽德克族人自主詮釋展覽中的文物、說自己的故事。(編輯:郭中翰)112042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