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4日電)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2日表示,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對話,中國環球時報引述專家表示,這顯示美國知道到增強中美經貿及其他領域合作對美國的重要性,但美國需把改善中美關係視作長期性安排推進。
勃恩斯(Nicholas Burns)2日以視訊方式,出席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活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日報導表示,勃恩斯提到,美中兩國政府需要更好及更深入的溝通渠道,「我們準備好與中國對話」,並希望北京當局也作出讓步。
勃恩斯又表示,中國在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訪台後關閉了溝通管道,在藥物芬太尼(fentanyl)議題上也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但最近數週及上月他自己及美國外交官員等,與中國相關外交官員有定期溝通。
報導指出,勃恩斯的言論是美中經歷了關係動盪的一年後發表。過去一年,裴洛西訪台及中國偵測氣球事件,令雙方緊張關係升級,其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原定的訪中行程。
環球時報今天形容,在過去幾個月美國政府通過各種管道,釋放出一方面表示準備好接觸,一方面抱怨是中國阻礙溝通交流,要求中國主動一點的訊號。
報導引述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淩云表示,勃恩斯這番表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政府清楚認識到增強中美經貿及其他一些領域的合作對美國的重要性。」
他表示,但受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影響,這樣的表態對提升雙邊交往水平依然不利。
高淩云說,「美國政出多門的現象和美國官員言行不一,往往給打交道的一方製造許多麻煩,有時甚至故意引發新的矛盾,讓本可緩解的僵局進一步惡化。」
高淩云說,美國官員時常在圖書館、研究中心舉辦的活動上傳遞這類訊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以較小的政治風險得到外界的較多關注,但這凸顯目前中美雙方缺乏合作交流的機制性安排。
高淩雲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通過定期的會議來推動進一步交流,「但這需要美方把改善中美關係當作長期性的安排去推進,而不是當作撈取政治資本的權宜之計。」(編輯:陳沛冰/張淑伶)11205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