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經歷去年上海封城,當地豪宅市場今年掛牌出售個案明顯增多,價格也往下調。有些業主想把握兩年前豪宅價格翻倍的時機現在還能賺一筆,有些國外業主則是在今年疫情後返滬處理房產。
經濟觀察網13日報導,一名從事上海豪宅仲介已經7年的工作人員說,年初以來,掛牌出售的豪宅數量明顯上升。原本「物以稀為貴」的豪宅市場中,業主態度高高在上,現在仲介的態度則是「你要賣就賣,不賣就不賣,你不賣,還有別人」。
報導以上海市區新天地區域的豪宅社區「翠湖天地」為例,在出售總掛牌量約有130套,掛牌率達到了7%,這個數字讓仲介感到吃驚,稱豪宅市場似乎進入了不缺房子的狀態,客戶想看甚麼房型都有。
翠湖天地的兩房戶型,去年好的時候能賣到人民幣3200萬元(約新台幣1億4000萬元)到3300萬元,今年2月的成交則普遍在2800萬元到2900萬元,今年的掛牌價普遍降了10%左右。而近100坪的大戶型,去年下半年掛牌8300萬元,當時有看房人出到8100萬元,業主不願意賣,現在房仲評估這間房大概值7800萬元。
為何想出售豪宅的業主變多了?報導分析有幾個不同的原因。
有些已經建造15年左右的豪宅,因為物業管理不夠良好,業主覺得維權不易,於是想要賣房、換房。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住宅銷售部主管唐華說,尤其經歷疫情,豪宅客戶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更清晰明確,房齡老的房子居住條件升級的空間較為有限,僅靠維修和保養很難真正升級生活體驗。
除了換房需求,還有一部分業主在現有豪宅價格停滯不漲的情況下,準備賣房再買新豪宅,認為是更高效的資金安置方式。
報導指出,比起往年格外突出的現象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的業主不再願意以「黑白合約」的方式故意把購房價低報,他們現在寧願花更多的稅費,然後把賣房得到的現金帶到國外去結匯。
一名豪宅業內人士說,疫情常態化後,在今年年初,有部分早年間在國內置業的外籍人士選擇回來處理房產。
雖然豪宅成交量尚未出現太大變化,但上述豪宅業內人士觀察到,一些客戶看到掛牌量上升,已經不敢輕易下手,「怕自己買後,價格往下跌」。(編輯:張淑伶/陳沛冰)11205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