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特稿)中國青年失業率突破20%,短期間內無解方,「躺不平、捲不起」苦悶世代來臨,當學歷不被社會所用,甚至連溫飽都出現問題,千萬失業憤青將是中共維穩重大問題。
青年失業率是近年中國社會高度矚目的議題,大部份家庭將大筆資源投入在下一代的教育,若來自農村,供小孩上高校(大學)更可能得舉全家之力,但當下一代集體畢業找不到工作,根本無法靠自己努力奮鬥改變人生,就不只是家庭問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城鎮調查失業率,其中在16至24歲人口失業率部份,創下2018年統計以來的最高峰20.4%。代表每5名青年中就有一人處於未就學未就業的失業狀態,較2018年4月10.1%呈現倍數成長。
中國這些年發生了什麼?除了北京當局對房地產、網路及教培業出手監管,導致上百萬就業機會蒸發外,加上COVID-19疫情、內捲(競爭)太激烈、教育制度失衡、躺平族增加,匯集演變成中國失業的結構性問題。
國際勞工組織「2022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特別點出,疫情加劇了15至24歲青年面臨的諸多勞動力市場挑戰,自2020年初以來,他們的就業損失比例遠高於成年人。
自2019年底COVID-19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北京採取高壓封控防疫,難以計數的工人被解僱或要求無薪休假,至2022年10月中共召開「20大」之前,至少有74座城市、逾3億人口處於封控狀態。以青年人為主力的服務業工作大量被消失。
中國青年過去數年進入了艱難的就業市場,學長學姐還找不到工作,新的畢業生又加入;今年,將有創紀錄的1158萬名大學畢業生走出校門,失業上升問題短期無解,年輕人被迫進入「躺不平、捲不起」狀態。
2021年中國河南省國企菸廠招聘一線操作員,高達3成是碩士學歷,引發全中國震驚;另陸媒財新網報導,今年2月山東一國營企業的人資部門表示,徵才1000人迎來10萬人報名,「履歷就像洩洪般湧入」。
華爾街日報5月23日刊出倫敦政經學院教授金刻羽的文章,評論中國青年失業問題關鍵在於接受的教育和具備的技能與空缺職位嚴重不匹配。現在大量需要的不是高級學位,而是針對操作複雜設備或運行自動化系統等工作的技術和職業培訓。
中國青年勞動率下降將有嚴重後果,除影響經濟消費,千萬失業者若轉成憤青恐是北京的一大噩夢。
習近平曾在一封給大學生的信中,鼓勵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走進鄉土、要青年人「自找苦吃」;而廣東省政府則建議把30萬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送到農村幹活。令人聯想,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在1950年代發起的「知青下鄉運動」。
香港辛里希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專家卡布利(Alex Capri)認為,如果2022年底抗議清零防疫政策的「白紙運動」揭示了什麼,那就是中國城市大量憤怒、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可能會給中共帶來重大問題。(編輯:張淑伶)112053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