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媒體第一財經網1日報導,據官方和證券業者統計,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總額累計達人民幣(下同)3兆5000億元(約新台幣15兆),比去年同期增加6.6%。
報導說,近年中國地方政府的發債期限明顯拉長,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底,地方政府債券剩餘平均年限8.8年,2018年則是4.4年。
此外,基於穩投資和還舊債考量,地方舉債規模超過去年同期。
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及財政部數據,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累計發行債券約3兆5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約6.6%,新增債券近2兆2600億元,雖比去年同期減7.8%,再融資債券卻發行約1兆2800億元,增加約47%。
報導指出,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地方藉由再融資債券籌錢驟增,而再融資債券向來用於償還到期債務本金,即「借新還舊」。
報導說,今年是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券償債高峰期,預計到期償還金額約3兆6500億元。
報導指出,中國近年受疫情等衝擊,經濟疲弱,加上減稅降費和房地產市場低迷,重創地方財政收入,以致償還如此巨額債務,仍得依賴發行再融資債券還舊債。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的數據另顯示,今年1至5月共5個省地方債發行規模突破2000億元,依次是廣東、山東、江蘇、四川和河北。
報導說,相較於去年同期,上述5省發債規模明顯攀升,顯示不僅財政困窘的中國省市藉發債籌財源,如今經濟發達省市也得增加發債額度因應難關。
尤其因剩餘新增債券額度已分配至各省市,市場預計6月將進入新一輪的地方發債高峰。
安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池光勝預計,估計6月地方債發行規模約莫將達1兆100億,第3和第4季的發債規模則分別約2兆2600億和9500億元。
此外,據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元月間發表地方財政發展報告,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衝擊,中國去年各省債務增速遠超收入,而且各省債務增速明顯超過GDP和收入,償債負擔加重。
報告並闡述地方財政面臨的危機,包括近2年財政收入結構惡化,地區間財力不均;收入增長乏力的同時,剛性支出需求擴大,財政收支矛盾日益凸顯;為平衡收支入不敷出,導致地方舉債快速增加。
網易號「慧翔百科」4月11日的報導列表舉例,去年共有7個城市的財政入不敷出逾千億,包括哈爾濱約莫1219億元、上海1056億元、北京1292億元、天津1228億元、廣州1192億元、武漢1177億元。(編輯:曹宇帆/呂佳蓉)11206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