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9日專電)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8日在位於東京的「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演講。被問及讓台海維持和平的具體方法時,他指出,國防自主要維持嚇阻的力量,兩岸要設法溝通。
身為台灣民眾黨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柯文哲下午在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FCCJ)進行演講並回答媒體提問。被問及要用什麼方式讓台海維持和平時,他指出有兩個重點,一是國防自主要維持嚇阻的力量,第二是設法溝通。
他表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日本超過90%的能源須從台灣附近海域來到日本,所以日本本來就非常關心台灣的安全。
他表示,同意所謂的「嚇阻的戰略」,一個國家的安危不可能完全寄託在另外一個國家的善意上,所以台灣在國防自主上,一定要達到相當的程度,可以讓對方覺得攻打台灣的代價太大。
他說deterrence(嚇阻)這個英文是他一個月前訪問美國時,美國高層用最多的一個英文字。台灣必須有足夠的國防力量。此外,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願意跟中國對談。他認為,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有時愈是爭吵,才反而要談。
他舉例說,自己過去當台北市長任內,舉辦過8次的雙城(台北上海城市)論壇。每次幕後還是有很多的爭議,但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後,到一個程度,雙方也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互信。
日媒記者指出,要進行兩岸對話,但中國共產黨設定的條件相當嚴苛,首先是要台灣必須認同「一個中國」的政策才能對話。該記者說知道柯文哲提倡「兩岸一家親」的主張,但想知道這主張是否就能讓中共接受,願意進行對話。台灣人民是否接受這主張?
柯文哲答說,就是3個條件,「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及「一國兩制」。現在中國大陸常常會說如果民進黨不接受,中國就不對話。後來他發現真正的理由是,共產黨根本不想跟民進黨談,所以提出了一個民進黨一定不會接受的條件。
柯文哲說以他在台北市長任內辦過8次雙城論壇與世大運的經驗,中國固然有其堅持,但是他要試著去說服對方,所以他主張「五個互相」的原則,這包括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
至於「兩岸一家親」的主張,他認為,要求對方諒解時,有時反而要跟台灣人民解釋,試著說服台灣人民「一家親還是比一家仇好」、「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
此外,要很務實的跟台灣人民說,台灣目前43%的外銷是到中國、一年對中國出超是1000億美元、在台灣本島內有38萬的大陸配偶。此外,在大陸的台灣人也不少於100萬人。所以,當雙方關係這麼密切的時候,是不是能務實一點的思考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德國媒體線上問柯文哲對現在中國的習近平政府有和看法。柯文哲說,不可以把目前的習近平政府視為永久的中國,還說,自己常引用中國的前總理溫家寶曾說的話:「中國在經濟改革的成就如果在政治改革沒有追上來的話,最後經濟改革的成就也會喪失」。
柯文哲說,從不認為中國可以一方面維持一個很強勁的經濟成長,然後政治上完全維持在一種比較不進步的狀態。他還說,一個月前他訪美時,在美國國務院的討論當中,他問了一題,那就是「如果我們都相信普世價值,為什麼認為中國永遠不會有民主自由?」他對美國政府說:Never give up to transform China.(永遠不要放棄改變中國)。
他認為中國還是會改變的。因為經濟上的成就如果不同時進步的話,這個系統是不會穩定的。再者,他認為還是要相信普世價值、相信軟實力,應該協助中國進入文明的社會。
雜誌TIMES記者線上提問表示,西方媒體看兩岸關係主要看兩岸的局勢,想知道一般台灣民眾的重點擺在何處?是兩岸局勢,抑或是經濟上有何影響之類的問題?
柯文哲答說,去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他發現全世界都很緊張,不緊張的是台灣人民。他認為台灣民眾固然現階段不接受被中國大陸統治,但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平是要有代價的」。
他指出,常覺得目前台灣人民的確憂患意識太少。原因之一是,政府可能為了選票上的考量,所以刻意把這個憂患意識壓低,因為怕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會影響選票。
柯文哲一行於本月4日抵達日本東京,昨天結束訪日行程,晚間返抵國門。(編輯:陳承功)11206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