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走入上海社區 疫後消費保守攤商也有感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1日電)「台灣風情社區鄰里節」今天起在上海舉行,以台灣美食和商品吸引社區居民。有攤商表示,疫後人們仍願消費,但人均消費明顯變少,「恢復還需要一大段時間」。

中國自22日開始有3天端午連假,藉此機會今天起在上海閔行區的紫竹半島社區舉辦3天台灣主題的市集活動,上海台辦副主任陽禮華等人下午為活動揭幕。

在現場設攤的食品業者黃琪棋告訴中央社,中國大陸的電商本來就很發達,3年疫情下來,民眾更習慣於網購,電商因此變得很競爭,既要服務好,又要商品有特色,這是她從事團購等觀察到的變化。

她說,疫情確實影響消費,從上海地區的食品餐飲業來看,以前客單價(人均消費)可能人民幣120元(約新台幣516元)左右,現在則是80元。她並舉例,像夜市這樣的攤商,以往一份20元的小吃,民眾一次願意買兩份跟親友分享,現在可能就買一份。若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情況,可能還需要一大段時間。

設攤者中,有些並非為了單次活動的營收,而意在推廣。一家工廠設在寧波的海鮮產品業者原本是大批量售賣,但遇到疫情必須改變模式,現在把加工海鮮改成小包裝,希望能進入家庭。這次他們便是利用設攤機會,免費發送小包裝食品讓民眾品嚐。

鄰里節中也有像曹廣德夫婦這樣的「另類攤商」。他們從台灣到大陸已經26年,近年從外商公司退休後,因為常在家烤肉招待朋友,烤出興趣也開始加入不同市集活動,邊賣羊肉串還邊彈吉他助興。他們是為了樂趣而做,「如果是為了生計,就沒那麼好玩了」。(編輯:邱國強)11206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