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經濟可能表面亮麗 實質像陷入衰退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7日電)中國今天公布第2季GDP年增率低於預期,只有6.3%。華爾街日報報導形容,中國經濟可能表面亮麗,實質更像陷入衰退;中國政策重心從實現快速成長,轉向為未來可能與世界發生衝突做好準備。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國的經濟問題是自身造成的創傷和不可避免的挑戰引致。一方面西方國家消費需求疲軟打擊中國經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導致外商減少在中國的投資。

另一方面,中國家庭和地方政府近年來債台高築,最終因要償部分債務而減少開支。人口老化增加政府醫療健康等支出,監管部門對房地產開發商和科技公司的整頓,導致許多民營企業缺乏投資意願。

報導指出,雖然中國未出現經濟學上所指的衰退,即連續2季經濟收縮,但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可能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即消費者及企業在沉重的債務負擔及信心低迷下,減少開支及投資,令經濟增長乏力,政府難以透過降息重新刺激經濟,因為幾乎沒有人願意借貸。

在中國不同地方及從事不同行業的民眾,都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即使他們不覺得經濟陷入衰退,至少也覺得經濟增長非常、非常緩慢。

一名深圳LED螢幕分銷公司負責人表示,由於海外訂單大減,公司虧損不斷擴大,不得不大幅降價來爭奪國內客戶。這家原來有120名員工的公司已裁減50多人,他正考慮今年要不要關閉公司。

該負責人說,從許多方面來看,感覺像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和多數商界朋友都對中國經濟未來失去信心。

玩具製造商兼出口商深圳驕陽公司負責人洪彬彬說,因美國等國家的訂單大幅減少,該公司只好重新轉向國內銷售,並要降價來爭取客戶。

另一名天津市民表示,他在大學學俄語,現在找不到工作,所以疫情結束後也不打算增加消費,買襯衫要等打折。

在一家民營企業從事建築工程監理工作的26歲Li Weining表示,由於住房需求低迷,他的公司近年來轉向為快遞公司建造倉庫。但該行業已基本飽和,他估計今年迄今僅有30萬平方公尺的倉庫空間投入使用,較2022年為100萬平方公尺大幅減少。

他說,在知道公司今年將裁員約1/3後,他不敢求加薪。

報導表示,目前中國政府還沒有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只是採取了小幅降息及其他有限度的舉措。

有經濟學家稱,中國政府不願採取更多刺激經濟措施的部分原因,是政府希望將國家的政策重心從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快速增長,轉向採取措施幫助中國為未來可能與更加敵對的世界發生衝突做好準備。

加拿大專業研究機構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Arthur Budaghyan表示:「我認為中國政府正在努力防止經濟下行,而對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並不感興趣。」

報導表示,中國經濟表現不佳也令全球經濟面臨進一步困境,尤其是美國和其他西方經濟體央行不斷加息抑制通膨,仍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今年將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1/3,但中國經濟低迷將抑制對澳洲等國家的資源需求,同時損害依賴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的跨國公司利潤。

不過,中國今年仍有望實現5%左右的官方經濟增長目標,主要是因去年經濟狀況很差,實現這一目標相對容易。(編輯:陳鎧妤/唐佩君)112071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