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5日專電)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地透過臉書稱馬來西亞已被外國人後裔占有言論,引發議論,多名學者分析,這雖然是屬於種族主義言論,也忽略馬來西亞作為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國家的事實。
馬來西亞學者認為,馬哈地此舉僅是盼能創造話題,藉以在即將來臨的6州選舉中形塑個人影響力。
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昨天透過社群平台臉書(Facebook)聲稱,馬來西亞被「外國人後裔」 占有後,土著成為貧窮群體,他並以俄烏戰爭為例,希望土著捍衛自己的國家。這番言論引發外界議論。
馬來西亞智庫「太平洋研究中心」(Pacific Research Center)首席顧問胡逸山(Oh Ei Sun)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馬哈地向來只重視馬來人權益,從年輕以來就是這樣子,只是目前年紀更長更能「舒暢地表達自己意見」。
他指出,目前馬來西亞6州選舉將近,馬哈地或許不希望看到大馬有太多的非馬來人在某種程度上的主導情況,希望透過這次選舉結果能牽動並改變團結政府,希望是由一個馬來人主導的政府。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林德順認為,馬哈地想透過創造新的話題增加個人影響力,昔日曾創造話題導致選舉結果轉向,希藉由努力不斷創造話題,吸引並改變馬來種族主義者或中間馬來種族主義者的投票傾向,形塑影響力。
他說,馬哈地手法都是一樣的,這次透過臉書用俄羅斯和烏克蘭情況相比是相當勉強的,這種說法「非常不倫不類」,目前「國民聯盟」一直主打馬來民族主義話題,或許馬哈地以為能「添油加火」有發揮影響力,造成國盟和綠潮的勝利。但如今的這個時代還用這種話題炒作選舉影響空間有限。
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研究系講師周兆鴻認為,馬哈地有此思維非一朝一夕,從年輕時代言論就能看出端倪,尤其是在1969年「五一三事件」前後,就針對馬來人群體有一個屬於馬哈地個人論述。
他說,馬哈地論述就是馬來人很貧窮,這是一個困境,因此後來寫了一本「馬來人的困境」(The Malay Dilemma)的書,「把馬來人困境的鍋甩到非穆斯林,特別是華人身上」,認為華人把持的大部分經濟結構,華人如今可能也想把持政治方面的結構。
周兆鴻強調。馬哈地的言論確實是一個種族主義言論,也是反世俗並反對大馬作為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國家的事實,馬哈地身為政治人物,忽略東馬沙巴和砂拉越在大馬扮演重要角色,東馬有很多非穆斯林或土著都是長期生活在這一片國土,這種言論對於東馬人民是非常不公平的。
馬來西亞有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去年11月19日同時舉行全國大選,以及霹靂、玻璃市、彭亨3個州議會和沙巴州議會布加雅補選。沙巴、麻六甲和柔佛州提前於去年全國大選前即完成州議會選舉,砂拉越於2021年12月間完成州議會選舉,迄今僅剩吉打、吉蘭丹、登嘉樓、檳城、雪蘭莪及森美蘭等6個州議會未與去年全國大選同步舉行。
吉打、吉蘭丹、登嘉樓、檳城、雪蘭莪及森美蘭等6州已解散州議會,選舉委員會宣布7月29日為提名日,8月12日投票,競選期間14天。馬來裔在馬來西亞人口比例約占70%,華裔約占22%。(編輯:高照芬)11207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