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正試圖防止俄羅斯與發生政變的尼日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儘管剛開始感到失望,但美方仍押注長期的軍事關係將讓尼日持續待在西方軌道上。
法新社報導,尼日一直是美法在沙赫爾地區(Sahel)反聖戰士行動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鄰國馬利以軍事奪權後,這向西方勢力敞開了大門,並引入俄羅斯殘酷無情的傭兵組織瓦格納(Wagner)部隊。
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盧嵐(Victoria Nuland)昨天在未事先宣布下突訪尼日首都尼阿美(Niamey),坦言在扭轉7月26日政變局面幾無進展,但稱軍事領導人「十分了解請瓦格納介入對他們主權構成風險」。
她表示,與她主要的對話者、新任命的軍事總參謀長巴爾穆(Moussa Salaou Barmou)准將與美國特種部隊一直密切合作,並詳細說明巴爾穆「一向十分關心的合作層面」細節。
盧嵐說:「因此,我們希望這點可以逐漸被理解。」
幾個月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問尼日,為美國歷來最高階官員造訪尼日。他讚揚尼日在民選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治理下的成就。在美國總統拜登舉辦的民主和非洲峰會上,貝佐姆都是座上賓。
美國決策者認為俄羅斯沒有涉入尼日政變,但提到俄羅斯在尼日政變後具影響力的行動,包括在法語社群媒體上發文,並舉行支持軍事接管的活動。
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利用民眾對前殖民國法國的不滿情緒,在據稱是他的語音訊息中稱這場政變「只不過是尼日人民對抗殖民者的鬥爭」。
布林肯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說,貝佐姆遭罷黜「不是受到俄羅斯或瓦格納慫恿」,但警告瓦格納「將試圖利用這點」。
尼日示威活動出現俄羅斯旗幟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駁斥民眾靠向莫斯科的說法。
米勒說:「如果你的國家被軍政府接管,你想要展現你的支持,你決定做的方式是跑出去,我猜是到當地商店買一面俄羅斯國旗,我覺得這樣非常奇怪。」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非洲專家哈德遜(Cameron Hudson)說,這場政變顯示西方對尼日做出不正確的判斷。法國與美國在尼日共有約2500名駐軍。
哈德遜說,尼日與瓦格納的據點馬利與中非共和國不同,這兩個國家在意識到有「生存威脅」後,轉而靠向俄羅斯。
他說,相較之下,尼日軍方似乎樂於維持與美國的關係,但華府暫停援助並要求恢復憲法秩序。
哈德遜說:「但俄羅斯的確提供了一件事,就是打破孤立的機會。」
「如果你覺得自己受到聯合國、非洲聯盟(AU)與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等區域與國際組織施壓,俄羅斯即展現自身是非常方便的工具,可協助規避或削弱那種孤立局面。」
瓦格納也支持蘇丹與利比亞的交戰方,並據稱與布吉納法索有關係。瓦格納提供殘暴的軍事策略,並支持維護政權。聯合國調查人員說,去年有500多人在馬利的穆拉鎮(Malian)遭到屠殺。
反過來,瓦格納在各方覬覦的礦物等天然資源取得管道,俄羅斯則是在外交上有所斬獲,馬利成了聯合國對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上投下反對票的國家之一。(譯者:張曉雯/核稿:徐睿承)11208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