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0日電)中國當局最近在醫藥領域進行反腐引發震動,有醫院院長單是一台設備就收了人民幣1600萬元的回扣。醫改專家直言,醫療耗材成為貪腐重災區的背後是體制機制的問題。
中國7月28日召開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訊會議以來,醫藥業掀起全面反腐風暴。中共中紀委國家監委稍早前披露,有家醫院以人民幣3520萬元(約合新台幣1.5億元)買入進口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醫院院長吃掉1600萬元回扣,醫療耗材顯然是醫療腐敗的「重災區」。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回扣現象持續已久,背後其實是體制機制的問題,因為目前給了醫院太大的自主權。
李玲指出,中國政府基本上並不管醫院的投入運行和分配,所謂的公立醫院只是名稱上叫公立,事實上政府的投入大約10%都不到,也就是90%以上的收入要靠醫院自行創收。
這位專家說,「我們醫改已經十幾年了,但是一個公立醫院的院長,基本上醫院就歸他管,醫院所有的日常運營他得自己要創收,給醫生護士發多少工資,基本上都是醫院內部要做決定的,所以你可以想像,這裡面給了他多少腐敗的空間」。
李玲透露,「醫院3000多萬進一台1000多萬的醫療器械,黑一點的可能是院長拿,其實有時也許就是醫院拿了」。
對於長期來看這次整頓可否形成「藥價讓利於民」的問題,李玲認為,這次反腐風暴力度大,民眾短期可能會因此受惠,但還需不斷進行階段性的反腐。
李玲並表示,藥品在全世界都是壟斷行業,必須規模夠大才有能力做研發,而中國藥企普遍還是小、亂、差、散,主要能力是銷售,而非研發。
李玲分析,中國「以藥養醫」制度已行之多年,實際是由跨國公司帶進中國,回扣是普遍現象,「這些年國家一直在打壓,但是層出不窮,它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實現」。醫藥反腐要治本就需讓醫務人員「有陽光的體面的收入」,若有了體面收入仍然貪腐,就會付出極高成本。(編輯:楊昇儒)11208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