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缺失年代 復旦師生寫居民史留住上海面貌

記憶缺失年代  復旦師生寫居民史留住上海面貌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3日電)前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帶領學生,記錄上海一處面臨拆遷社區的居民口述史。他感慨,當前中國人的記憶很詭異,「對過去的事情不清楚,對現在的事情也不清楚」。

「平涼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6月出版,成為以「大敘事」為主流的中國書市中,具特色的個體歷史紀錄。8月12日,張力奮與作家馬伯庸在上海「申報館」對談,在這座近代中國第一家報館的舊址,就此書談新聞採訪實踐。

這本書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帶領12名學生和2名助教,利用2021年9月到12月底一學期的時間,運用社會學田野調查的方法完成,書中年紀最長的受訪者今年90歲。

他的起心動念是想要記錄快速消失的里弄上海記憶,同時也有感於「中國人的記憶已經進入了一個很詭異的階段,就是我們對過去的事情不清楚,對現在的事情也不清楚」。

平涼路2767弄是「上海第十九棉紡織廠」員工宿舍區,整個社區已在2021年被排入拆遷計畫。有別於今天多數人一提到上海就想到外灘、高樓或洋房區精緻小店,書中反映的是上海早年工人階級的生活史。

張力奮認為,「沒有武康大樓的上海記憶不完整,但是沒有楊樹浦(地名,位於楊浦區內)的上海記憶有缺陷」。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看見更完整的上海面貌。

位於昔日法國租界區的武康大樓是上海「打卡」度最高的網紅建築,代表著更為中產和精緻的生活方式; 楊浦區位在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是奠定上海近代工業的區域,按照書中所寫,這裡「從不是讓上海人眉飛色舞的地方」。

這本書的採訪寫作過程,也呈現出在中國做研究的特殊性。由於拆遷具有一定敏感性,選定田野調查對象後,先由校方高層和楊浦區的行政官員協商取得同意,才能順利展開工作。

即使已經取得「入門票」,過程仍多不易。居民的口述史需要有歷史檔案作為印證,張力奮坦言「在中國查檔案是很難的一件事」,幸而最後仍能在圖書館找到一些非常有幫助、幾十年不曾有人借閱過的史料。

還有受訪的老先生後來堅決不同意他的口述史被出版,因為被喚起的是痛苦的記憶,老先生認為「它完全攪亂了我的晚年生活」。

對談活動現場,有觀眾提到台灣保留眷村記憶的做法,以及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及導演賴聲川聯合編導的舞台劇「寶島一村」,張力奮則回應說:「一個社會到了正常的狀態,就會珍惜我們的記憶。」他認為這本關於平民生活的書也是一樣,不是多了不起的事,「就是一個正常社會該發生的事情」。

書寫小人物的故事,總讓不少人疑惑「為何而寫、如何去寫」,但聽完分享會後,有家長表示,會鼓勵孩子繼續寫日記。

張力奮在外媒任職時,曾採訪過許多世界政要。作為一個專業記者,他覺得面對一國的首相或總統,和面對一個即將拆遷老舊社區的長輩並沒有不同,「我對他們的尊重,以及他們對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是一樣的」,「我不覺得從唐寧街10號走到平涼路2767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編輯:唐佩君)11208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