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去中國化及內循環 多國坐收漁翁之利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學者發表文章指出,全球供應鏈近來因「去中國化」產生巨大外溢效應,使越來越多中國過去的競爭對手坐收漁翁之利。而中國以「內循環」為主導的新發展戰略,更意味著中國將大量機會拱手相讓,坐實了對手的漁翁之利。

這篇由中國西京研究院院長趙建撰文、以「誰在坐食『去中國化』的紅利?」為題的文章指出,中國過去的競爭對手們,正坐食來自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化」而外移的資金、訂單、資本、財富、人才、產業鏈等,賺得盆滿缽滿,且減緩了本國經濟週期性下滑的壓力。

文章舉例說,帶頭「去中國化」的美國,「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流」就取得了突飛猛進,2022年以來製造業投資更創下歷史新高,「真的在回流了」。川普政府用貿易戰沒有實現的目標,拜登政府用國際政治手段就輕易完成了。

而像新加坡,就坐食中國金融資本和私人財富外移的紅利,上兆美元財富從香港和中國轉移到新加坡,不費吹灰之力就承接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東南亞、印度、墨西哥及加拿大,則坐食中國外遷的產業鏈和訂單,尤其是墨西哥,利用與美國的地緣優勢,一舉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相形之下,中國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出口增幅與外商直接投資都持續下滑,今年6、7月下滑速度加劇。其中,7月份外商直接投資更創21世紀以來的新低。而外商直接投資具有更大的指標性意義,因為這代表外商們更長遠的考慮,更代表世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

文章直言,這樣的變化雖有週期性因素,但更多的恐怕是「不可逆的長期原因」,這從中國占全球貿易比重持續下降中也能看得出來。這才是國際貿易和政治秩序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這篇文章指出,過去20多年,中國大部分時間牢牢占據著「世界工廠」的「C位」(最重要位置),成就了中國經濟成長的奇蹟。中國商務部統計,外貿出口帶動的就業有近2億人,帶動的產業鏈縱深非常高。因此,外部需求出現問題,很容易會讓國內產生巨大寒意。

最重要的是,國際貿易為中國創造了良好的世界和平環境。中國與「西方列強」的關係,一改100多年前殖民與反殖民的「鬥爭關係」,透過市場準則的利益交換,取代戰爭與侵略。國際貿易讓中國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融入世界主流文明,並以和平姿勢崛起,不得不說是「中國人的幸運」,也是全世界的幸運。

文章指出,面對2018年起中美展開貿易戰,並上升到科技戰、金融戰的局面,中國開始採取以「內循環」為主導的新發展戰略,對國際經貿格局來說,這是「歷史性的重大轉向」。這意味著,有大量來自中國「拱手相讓」的機會,無論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都讓其他國家坐收中美大國博弈的漁翁之利。

中國巨大的經濟規模,包括工業增加值、國際貿易比重、外資直接投資等,基本都占全球3至4成。如今從中國退出的一部分,都能為競爭對手帶來巨大的資源外溢。對東南亞、墨西哥、印度,甚至包括日本等國而言,就是巨大的「去中國化」紅利。

文章說,對中國來說,也很可能低估了「擺脫外循環」帶來的重大影響,以及讓「內循環」成為主導模式的難度。而「內循環」能運作的一個重要條件,不是供給側(解決技術瓶頸),也不是需求側(消化大量的產能過剩),而是「分配側」,也就是收入的分配。

如今,中國一般居民分配到的收入比重還是偏低,得到的轉移支付和福利水平也偏低,但資產負債表及槓桿率卻偏高,無法釋放充足的需求,進而在短期內代替被砍掉的外循環。在這些根本性問題無法短期解決下,讓雙(內外)循環退化成單(內)循環,難免會發生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

文章最後說,中國「拱手相讓」的訂單、資本、財富、人才和產業鏈等,對很多國家就是「紅利」,為全球沒有發生週期性的大衰退「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中國自己卻需要面對「更大的長期需求不足的壓力」。(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208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