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缺乏明確可行政治目標 俄烏戰爭盡頭難見

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20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6月初展開大反攻以來進展緩慢。戰場前線膠著,加上俄烏與歐美等各方缺乏可行或明確的政治目標做為指導,戰爭已有變成延續數年漫長消耗戰之虞。

「華盛頓郵報」指出,烏克蘭無法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引發外界對衝突可能變成僵局且國際挺烏減弱的擔憂。一份新的美國機密情資報告預測,烏軍無法今年打到烏克蘭東南部要城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從而達到切斷俄國連結克里米亞陸廊的戰略目標。

而在華府,要求削減對烏援助的呼聲很可能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程而升高。

「華爾街日報」指出,烏克蘭「收復全部失土」的核心目標固然明確,卻因西方對此支持態度有限變得可望而不可及;美國與歐洲盟國想阻止俄國取勝,但又不願冒戰事升溫成核戰或烏克蘭一路「直搗黃龍」恐衍生的風險,使得西方縱有意讓戰爭結束,拿出的方案都不被俄、烏買單。

俄國去年2月底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對烏軍援採漸進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基輔沒法贏、俄國沒有敗,進而都不願和談。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所長波利亞可娃(Alina Polyakova)說:「設下戰事不升級、避免失控等指導原則,美國等於自己一手造成衝突冗長。最終陷入不進不退的尷尬處境,連幫烏克蘭取得優勢逼對手坐下談判的次要目標都未必能做到」。

上週一名北約高官公開提出烏克蘭放棄收復俄佔區換取進入北約獲得保護,後雖因基輔反彈而以道歉及重申和平形式只能由烏克蘭自行決定草草落幕,卻也暴露西方止戰目標模糊的窘況。

19世紀西方兵學大師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名言「戰爭只是政治以其他手段的延續」,強調軍力只是達成政治目標的工具。當代如前蘇聯與美國在阿富汗失利、美國陷越戰泥淖等,都是政治目標不明確導致滿盤皆輸的例子。

波利亞可娃指出,烏克蘭的目標是收復全部失土、俄國的目標是確保傳統勢力範圍,「現問題在於:西方的戰略目標是什麼」。(譯者:陳亦偉)11208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