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訪問團溫哥華演出 當代樂坊讓世界聽見台灣

國慶訪問團溫哥華演出  當代樂坊讓世界聽見台灣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17日專電)雙十國慶即將來臨,僑委會傳統巡迴海外的國慶訪演團今天來到溫哥華,由在國際間獲表演獎的「當代樂坊」擔綱演出,精彩的音樂、舞蹈、戲劇等,融合傳統與現代,讓僑胞們感受其舞台魅力。

僑委會的國慶訪演團將今年主題訂為「讓世界聽見台灣」,負責演出的「當代樂坊」在北美洲16個城市巡演,溫哥華是第8站。僑胞們熱烈期盼,讓加藝劇院 (Gateway Theatre)500多個位子座無虛席。

大溫哥華台灣僑界聯合會共同主席黃宗芹代表致詞時,感謝僑委會選派文化訪問團到海外,讓僑胞感受到來自台灣的關懷與溫暖,也讓加拿大友人聽見台灣美好的聲音。

因為要「讓世界聽見台灣」,整套演出中包含了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經典名謠及新住民的特色音樂,以二胡、琵琶、阮、笛子、揚琴、嗩吶等國樂器演繹台灣的多元聲音,再搭配極具東方色彩的舞蹈表演,勾勒出台灣特有的文化與民俗風情。

「當代樂坊」團長暨藝術總監李建興對中央社表示,整個晚會的設計是特別構思過的,不僅音樂舞蹈風格涵蓋台灣多個民族,還運用油紙傘、斗笠、鐵扇等道具,頗有懷舊效果。他希望能透過音樂舞蹈,喚起海外僑胞內心深處的台灣記憶,也讓海外友人能認識台灣的民俗文化。

晚會以震撼的「盤古開天」一曲揭開序幕,接著是悠揚動人的「篳路藍縷」,描繪唐山過台灣的情景,呼應移民的心情;舞者跳出與大海搏鬥的艱辛,象徵生命中充滿辛苦挑戰。

接著有多檔特色小品音樂節目,令場子變得更熱絡。當音樂家奏起「望春風」「雨夜花」等傳統老歌時,現場不少僑胞不約而同附和著唱;當傳統的笛子吹出了貓王的歌曲時,現場的海外友人則忍不住擺動身軀。*

節目結束前的高潮是「關聖帝君」和「福蔭大地」兩首曲目,分別述說關公和土地公的故事,呈現了台灣的廟口文化。李建興說:「台灣的民間信仰具有豐富的文化性,我希望能將關公的忠義精神和土地公的福澤厚愛傳到世界各地。」

舞蹈演員鄭登富對中央社說:「海外巡演的時間很緊湊,要時刻保持好的體能和臨場反應,是非常大的挑戰。雖然很累,但看到僑胞們開心的笑容和熱情的掌聲,覺得很值得。」

成立逾30年的「當代樂坊」,從宜蘭發跡,在台灣發光後,一路走向世界,多次遠渡重洋到歐美日等地演出,深獲好評。

卑詩省議員姚君憲(Henry Yao)和李耀華(Michael Lee)、列治文市議員區澤光(Chak Au)等政要到場觀賞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其高品質的演出,認為「當代樂坊」彰顯出台灣的一種美麗精緻。

曲終之際,僑胞們掌聲不斷,還紛紛拿起國旗揮舞,共同祝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編輯:高照芬)11209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