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激戰逾千人喪命 衝突過程、各方反應一次看

中央社

(中央社耶路撒冷8日綜合外電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昨天從加薩地區(Gaza)突襲以色列,以巴衝突急速惡化,雙方合計超過1100人死亡。

背後有伊朗撐腰的哈瑪斯昨天黎明時分發動多點突襲,以色列軍隊予以反擊,並空襲加薩走廊,雙方迄今各有數百人喪命。

法新社整理目前所知資訊如下:

● 事發過程

軍方說,數百名哈瑪斯武裝分子昨天清晨6時30分(台灣時間7日11時30分)襲擊以色列,當天是猶太人的「妥拉節」(Simchat Torah)。50年前的1973年,阿拉伯國家也在這個節日前夕攻擊以色列占領的地區。

哈瑪斯從加薩朝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武裝分子也用爆裂物和推土機突破封鎖加薩走廊的圍籬。

哈瑪斯還用摩托車、皮卡車、機動滑翔機和快艇攻入以色列都市地區,包括阿什克隆(Ashkelon)、史德洛特(Sderot)和歐發金(Ofakim);歐發金距離加薩走廊約22公里遠。

以色列媒體報導,槍手們在距離加薩走廊不遠的雷姆集體農場(Kibbutz Reim)附近攻擊了一場派對,當時有數百名以色列年輕人在場。

以色列表示,哈瑪斯在以國擄走上百名人質,其中有美國人和德國人,但人數不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哈瑪斯發言人馬佐克(Mousa Abu Marzouk)今天接受阿拉伯媒體訪問時說,尚未清點以色列人質的人數,「但有上百人」,甚至「有高階軍官」。

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今天也表示,已在加薩地區挾持至少30名人質。CNN無法確認這些人數是否屬實。

哈瑪斯分子在以色列境內數地橫行,包括史德洛特一所警察局,他們今天在當地與以色列軍方駁火。

● 以色列的反應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矢言「搗毀」哈瑪斯在加薩地區的藏身處。貧困的加薩地區約有230萬人口,以色列封鎖這裡已逾15年。

以色列軍方表示,哈瑪斯分子直到今天仍在以色列境內流竄,已派遣數萬兵力回擊。

以軍也空襲了加薩地區的哈瑪斯據點,代號為「鐵劍行動」(Swords of Iron)。

軍方發言人赫克特(Richard Hecht)說,這波空襲擊中800個目標,包括加薩地區的地道、建築物和其他基礎設施。軍方的目標是拯救以色列籍人質,然後在24小時內疏散整個地區。

● 衝突已致上千死

以色列表示,哈瑪斯槍手在以國多座城市、小鎮和集體農場社區殺害逾700人,另超過2000人受傷。這是自1973年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交戰以來,以色列所遭受最嚴重的死傷。

法新社記者至少在以色列境內3個地點看到滿身彈孔的平民橫屍街頭,包括史德洛特市、附近的蓋維姆(Gevim)集體農場和加薩地區北方的茲金(Zikim)海灘。

在加薩方面,至少有413人喪命、逾2200人受傷。交火雙方合計逾1100人死亡。

家屬說,一名曾在以軍服役的英籍男子也在哈瑪斯襲擊中罹難。

烏克蘭表示,兩名在以色列生活的烏籍女子身亡。

泰國表示,有兩名泰籍公民死亡;柬埔寨也通報一名柬籍學生喪命。

● 哈瑪斯的說法

哈瑪斯表示,已在這波名為「艾格撒洪水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的攻勢中發射5000枚火箭。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昨天矢言繼續推進「這場戰役,以收復我們的土地,並解救那些在占領區監獄裡日漸憔悴的囚犯」。

哈瑪斯呼籲「(約旦河)西岸和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的反抗鬥士」加入戰役。

今天一早,有伊朗相挺的黎巴嫩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Hezbollah)表示,已朝以色列北部發射飛彈和砲彈,以示支持哈瑪斯的攻勢。以色列軍方則以砲火反擊。

埃及媒體提到,一名警員今天在北部城市亞力山卓(Alexandria)向一個以色列觀光團開槍,奪走兩名以色列人和一名埃及人的性命。

● 各國反應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以最強烈措辭」譴責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並呼籲採取「外交行動以避免衝突擴大」。

西方國家大多將哈瑪斯視為「恐怖」組織,這些國家也譴責哈瑪斯攻擊以色列。

美國總統拜登說,美國對重要盟友以色列的支持「堅若磐石、絕不動搖」。白宮今天表示,拜登已下令提供「額外支持」給以色列。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說:「我明確譴責哈瑪斯恐怖分子對以色列發動的這場襲擊。」

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說,伊朗支持巴勒斯坦人自衛的權利,他也警告以色列必須為「危害區域國家的安全」負起責任。

正在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呼籲「立即停火」。

力挺巴勒斯坦人主張的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今天呼籲以巴雙方「維護和平」。

沙烏地阿拉伯也呼籲「雙方立刻停止讓局勢惡化,保護平民,自我克制」。(譯者:曾依璇/核稿:劉文瑜)11210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