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台北26日專電)歐洲議會委員會委託專家研究的報告指出,與中國解放軍有關的華海電信承包大量連結歐洲的海底電纜,其中有11條靠近歐盟及北約盟國軍事基地,可能使中共能夠監控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海軍艦艇的動向,造成嚴重安全漏洞。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安全與防衛次級委員會(Subcommittee on Security and Defence)今天探討中國在歐盟(EU)投資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意涵。
該委員會先前已委託愛沙尼亞智庫「國際防衛與安全中心」(ICDS)研究員岳斐然(Frank Jüris)作成報告,以中國企業在歐盟及周邊國家投資或承包港口設施、海底電纜、提煉稀土等三領域分析對歐盟安全的潛在衝擊。
岳斐然今天在委員會口頭報告時,特別以中國華海通信技術公司(HMN Technologies)興建營運大量連結到歐洲的海纜為重點。
據他研究,2009年至2022年間,共有11條由華海通信興建或升級的海纜設置地點接近位於歐洲及法國太平洋屬地的軍事基地,包括美國在葡萄牙海域及英國在塞浦勒斯海域的海空軍基地。
他在書面報告中詳述華海通信的股權結構,包括母公司亨通集團檯面上最大股東崔根良的解放軍背景,以及該集團業務還有建置水下監控系統,「因此華海非常可能具備將現有海纜轉化為海底監控系統的能力」。
岳斐然並強調,依中國法令,所有中資企業都須配合政府提供情資,因此上述情形對歐盟安全構成潛在風險;尤其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的親俄表現成為歐盟之痛,就像美國會分享軍事情報給盟友,中國也極有可能將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軍情分享給俄國。
岳斐然分析,華海通信在靠近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海軍基地和戰略通道的地點鋪設電纜,使中共能夠監控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海軍艦艇的動向。就中國探測和監控搭載彈道飛彈潛艦動向的能力而言,這是一個嚴重的安全漏洞,會牽制美國及其盟國的核威懾能力,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就使用了核武威脅。
他強調,在台灣的突發事件腳本中,也不排除會發生上述狀況。
相較於美國政府曾阻擋華海通信拿下海纜招標案,岳斐然表示,歐盟未曾阻擋過任何這類與解放軍相關的海纜標案;歐盟目前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法案、政策,防堵對象主要為外來直接投資(FDI)案,但應該擴及到採購案的承包商。
對此議題,安全與防衛次級委員會正準備提出動議,根據負責議員格羅塞(Klemen Grošelj)的草稿,動議案要求歐盟成員國必須加強了解中國融合軍民兩用科技的策略,歐盟行政部門也須擴大政策因應工具的範圍,將歐洲關鍵基礎設施計畫案的所有利害相關者都納入監控對象。(編輯:周永捷)11210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