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指數反映中國經濟 總理權力受限影響有限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27日電)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對於經濟的見解曾被外媒彙整為「李克強指數」,被諸多國際機構認為相較於官方GDP,更能反映真實經濟狀況。然而他的經濟觀點在幾乎無實權的情況下,影響有限。

根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李克強因為突發心臟病,今天零時10分在上海去世。

綜合星島日報、德國之聲報導,李克強是中國有史以來學歷最高的總理,受過系統性經濟學教育,對經濟也有獨到見解,更啟發了外媒將其中的觀點彙整為「李克強指數」,用以分析中國的經濟情勢。

報導提及,2007年李克強擔任遼寧省委書記時,曾向美國駐中國大使表示,相較於一般的統計數字,更喜歡利用「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等3個指標掌握遼寧省的經濟動向。

隨後,英國「經濟學人」將這3個指標整合成「李克強指數」,並於2010年時著手比較過去10年「李克強指數」與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走勢,發現趨勢整體一致,但前者波動表現比後者劇烈。

「李克強指數」提出後受到不少國際機構認可,認為這項指數比官方公布的GDP數字更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現況。

報導指出,雖然李克強的經濟見解創造了「李克強指數」,成為判斷中國經濟情勢的一項工具,但在總理任內,由於手上幾乎沒有實權,使得實際影響有限。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在報導中分析,李克強在習近平時代「一點影響都沒有」,而且受制於手上的權力都被習近平架空,「坦白說,他能夠安全下莊就已經很不錯了」。(編輯:唐佩君)112102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