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資源枯竭 中國爆量漁船過度非法捕撈釀危機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7日專電)海洋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危機,澳洲水域過度非法捕撈情況超過1/3。澳洲媒體指出,中國太平洋漁船隊數量自2013年爆量增加500%以上,預估2030年,中國捕撈量將占全球總量的37%,遠超過他國。

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昨發表「誰吃了魚?過度捕撈:中國漁船隊如何讓世界相形見絀」專題報導,描述澳洲周邊海域過度捕撈,以及包括中國、日本、台灣等擁有活躍漁船活動的國家,在澳洲海域的活動情形。

報導指出,去年全球漁業指數(Global Fishing Index)發現,澳洲水域的過度捕撈情況超過1/3。澳洲漁業管理局(Australian Fisheries Management Authority)執行長諾瑞斯(Wez Norris)表示,澳洲目前有85種魚類被列為過度捕撈,在2020年時則為77種。

報導指出,過去50年來,過度捕撈的魚類數量增加了兩倍。根據國際組織「全球漁業觀測」(Global Fishing Watch),澳洲漁船大部分在海岸線200海哩的經濟海域(EEZ)捕撈;但其他漁船隊,包括來自中國的漁船隊,則會航行到更遠的海域,在南美洲及非洲等地捕撈。

報導直指,中國展現了在遠洋水務的雄心。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鼓勵漁民「造大船,闖深海,補大魚」後,中國太平洋漁船隊數量增加了500%以上,達到56萬4000艘。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估,中國到2030年的捕撈量將占全球總量的37%,遠超過他國。「全球漁業觀測」比較世界前50國的活躍活動漁船數量,中國漁船隊的占比更讓其他國家看不到車尾燈。

報導指出,部分漁業活動還會利用「中轉船」非法轉運漁獲,讓海洋資源更陷危機。許多漁船不會返回港口卸載漁獲,而是將漁獲卸載到海上的冷藏貨船,漁船則繼續裝滿漁獲並逃避抓捕。其中,俄羅斯旗下註冊的中轉船舶比例最高,中國居次。

「全球漁業觀察」2021年報告就發現,在西太平洋與中太平洋,每年至少有價值142億美元的鮪魚和其產品因非法運轉損失。

此外,數據也顯示,中國、台灣及日本船隻在澳洲海域附近耗費數百小時捕魚。2020年,中國有4艘漁船在澳洲經濟海域附近航行超過2591小時,包括陸榮遠357(LU RONG YUAN 357)及中榮33(ZHONG RONG NO. 33)兩艘船隻。這兩艘船隻皆屬於在中國具主導地位的榮成市海洋漁業公司,這家公司因非法網漁、及撈捕低於法定尺寸的小魚而多次遭非洲當局罰款。

台灣方面,報導指出,台灣僅2300萬餘人,對全球漁業資源影響也相當巨大。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在1974年至1986年間,台灣遠洋漁船在澳洲經濟海域使用刺網掠奪漁業資源,對澳洲北部曾經繁盛的紅肉丫髻鮫(又稱路氏雙髻鯊, Scalloped Hammerhead )群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澳洲環境部(The Australian Environment Department)2018年估計,台灣漁船已使得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的雙髻鯊減少了60%以上。

日本部分,報導指出,在2012年至2020年間,日本在澳洲水域擁有最大的國際漁船隊。在2020年,排名前五的日本船舶航行時間就超過55000小時。澳洲曾在2006年指控日本船隊非法捕撈價值高達澳幣80億元的南方黑鮪魚。此後,日本將船隊規模縮減25%,捕撈量將至350萬噸的歷史新低。

報導指出,儘管部分擁有遠洋船隊的歐洲及亞洲國家提議,每個國家都應採取相同比例消減船隻規模,不過澳洲海洋保護協會的博士多里(Cat Dorey)認為,這對當地船隊規模較小的沿海國家不公平,這些國家的捕撈量只占總漁獲的一小部分,且非過度捕撈的國家。

中國漁業協會指出,儘管中國有龐大的國際船隊,但中國80%魚類消費來自水產養殖,且目前中國水產食品產量占全球56%。中國漁業協會秘書長遲飛躍去年向中國官媒表示,中國人主要透過養殖來吃魚,這意味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水產養殖超過捕撈量的主要漁業國家。(編輯:韋樞)11211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