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布魯塞爾交通減碳-政策篇(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29日專電)願景和勇氣,是這趟採訪最常聽到的關鍵字。想要改變人們數十年來習慣的交通方式,布魯塞爾首都區政府雖經歷用車人激烈抗爭,仍持續推動企圖心龐大的節能減碳交通規畫,受訪官員告訴中央社記者,要有勇氣帶來改變,最後政策會證明自己。
布魯塞爾除了是比利時的首都,也因歐洲聯盟(EU)主要機構座落在此,而有「歐洲的首都」之稱。首都區在2019年換上新的聯合政府,多名綠黨議員入閣,包括范登布蘭德(Elke Van den Brandt)成為綠黨第一位首都區交通部長(Minister of Mobility)。比利時三大區政府部門皆稱為「部」,首都區交通部長相當於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
她任內最重要政策是「好行動」(Good Move)區域交通計畫,要將人們在這個城市的移動模式整個朝向綠能轉型。
具體政策目標,包括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2005年的標準減少35%、開私家車上路比例要減少到占所有交通方式的24%、設置50個禁止汽車進入的安靜社區,以及將平均交通支出占家庭消費比從2015年12%降到2030年8%。
范登布蘭德指派發言人戴斯眉(Pieterjan Desmet)接受中央社採訪。他解釋「好行動」政策背景,是看到了全球氣候危機、城市空氣汙染和塞車等急迫問題,「我們必須做些事」。
他說布魯塞爾一直只像個工作場所,政策很少為居民設想,「所以這次政策概念是看住在這裡的人需要什麼,這裡的商業、辦公機構當然很重要,但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很重要」。
改善生活品質是這套政策訴求的願景,但記者問他,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在乎便利而非減碳、安靜或更多綠地,如何取得民眾共識?
戴斯眉表示,生活品質有兩個面向,一是健康,空汙、噪音對健康的影響具有普世性;第二個面向則像是個人偏好,如效率。「所以共同點就是健康,這也是我們的政策重點,減汙、降噪、交通安全,適用於所有人。」
禁止柴油車進入城市、市中心區禁止開車「路過」,亦即只為穿越而非有事停留的車子別進來,還有設立大範圍的無車社區、將汽車道縮減挪為單車專用道…連串新政讓許多開車族不開心,數次集結抗議,爆發不少衝突。
戴斯眉說,用車人抱怨縮減車道會更塞車,「但那不是真的」,因為本來想騎單車通勤但擔心安全的人,在有了單車專用道後就不再開車,塞車反而會減少。
他坦言遇到激烈抗爭確實會讓政府遲疑,但遲疑的是部分措施是否走太快、推得太突然,「我們90%的措施後來證明是對的,但也有10%是錯的,比如錯在推得太早」。他們的經驗是通常需要6個月到1年才能評估一項措施成效,「只能不斷跟人們解釋,過一段時間就可看到成果」。
換言之,最困難的就是要在還看不到成果前,先促使大量的人改變行為,才能真正產生效果,「所以關鍵的問題是你敢嗎?你敢帶來改變嗎?因為只有去嘗試才看得到結果是否更好。我們曾遭到嚴重抗議,但後來證明空汙、噪音、安全都有改善」。
他提醒,別忘了1950、60年代許多城市政策是為汽車而改變,建設道路和停車空間,結果吸引更多人開車,帶來大塞車,「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改變聚焦在汽車的政策」。
11月3日,布魯塞爾宣布全市18個交通計數器設置點的單車通行人次總數突破1000萬,比2020年的470萬成長超過一倍。市府指出,騎單車相較開汽車的二氧化碳曝險度平均少了29%。
14日,范登布蘭德宣布未來3年增設2500個單車專用停車位,包括因政策推動而興起的載貨單車(cargo bike)車位。這是「好行動」政策套案中「單車主導計畫」(Bicycle Master Plan)的部分措施,目前全市尚有1萬1000名單車主在等車位。
將慣用汽車人口分流到單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乍看單純,其實配套措施牽涉層面廣,例如要有鼓勵遠距、彈性上班的機制,降低較長距離通勤的需求,也要與外縣市協商合作,才能有效改變交通行為、集體節能減碳。
「如果不能把所有面向都考慮進去,就無法完成好的交通計畫。」戴斯眉說,布魯塞爾的區域交通計畫是每10年進行檢討翻修,這次期程是到2030年,因此有長期思考,多數人都已有共識的大方向不會因換黨換人執政就能輕易推翻。
善用科技也很重要,除了火車、地鐵、輕軌、公車四大系統的車票已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串連整合成一張票。布魯塞爾新措施Smart Move預計明年上路,它會根據用車的時間是否在尖峰期、是大車或小車,計算出不同的稅額,比現有汽車相關的定額稅費更「聰明」,可促使人們減少在尖峰時間用車、減少塞車、降低整體用車量。
布魯塞爾的經驗,可提供台灣什麼建議?戴斯眉說:「勇氣非常重要,若你確認了願景,就要有勇氣去改變。」他也提醒最好選舉後一開始執政就做,不要等到快選舉時才做,「政策會證明自己,但需要花時間」。(編輯:馮昭/陳惠珍)112112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