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4日綜合外電報導)1945年任南太平洋司令的美國海軍上將哈爾西(William Halsey)實踐「後勤決定戰爭勝敗」格言,克服殘酷障礙走向勝利。美媒報導,要提升台海後勤能力,美國需要新的思維。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指出,時至今日,印度-太平洋地區仍是一個無情的戰場,當距離、水域、時間與規模這4大殘酷障礙結合在一起,削弱了美國對中國的嚇阻力道,尤其是空中威懾能力。五角大廈策士必須了解這種交互作用,並尋找解決整個問題的方案,而不僅僅是解決個別問題的辦法。
首先,「殘酷距離」(tyranny of Distance)不利於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嚇阻能力。美國大陸與印太地區基地的距離,是與歐洲基地的2倍。這段距離延長了補給線,導致大部分部隊的配置為支援功能而不是戰鬥角色。相較之下,中國距離戰區更近,簡化了後勤作業,使其能夠迅速集中戰鬥力。這種不對稱對北京有利,削弱了美國的嚇阻能力。
其次,廣闊的太平洋—或者說「殘酷水域」不僅增加了美國戰機和海軍艦艇必須接近才能將武器置於目標射程內的距離,並且嚴重限制了基地選擇。例如,短程戰鬥機缺乏必要的燃料,難以完成在台灣海峽的任務並返回該地區的有限基地。空中加油將擴大其作戰範圍,但空中加油機對中國飛彈來說是有吸引力的目標。
因此,美國空軍將發現自己面臨無法出動足夠軍機來阻止中國取得勝利的風險。透過擊退加油機,中國人民解放軍得以實現空中拒止,甚至可能享有空中優勢,而毋須在戰鬥中擊敗美國制空戰鬥機。鑑於占據空中優勢對北京的致勝理論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海洋地理的限制以及中國飛彈威脅大大削弱美國的震攝力量。
此外,成功的延伸嚇阻取決於向該地區快速投射大規模戰鬥力。美軍部隊和裝備若是來得太晚,將變得毫無意義,而這就是「殘酷時間」。美國戰機能在數小時內從西岸飛越太平洋,但沿途需要加油機支援,使準備時間增加了24至48小時。
不僅如此,向戰區部署大量美軍和武器需要數月時間。在美國及其盟友2003年派兵入侵伊拉克前,即便已在中東持續強化軍事存在且無敵軍干擾,美國仍需花費6個月時間來集結支持初期作戰行動所需的人員和物資。更重要的是,美國當時掌握了主動權,自行選擇時間和地點展開軍事行動,然而在印太地區,中國很可能擁有這項優勢。
最後,倘若與中國發生衝突,美國後勤作業的規模和複雜性將令人咋舌。「殘酷規模」並非一直線,額外的戰鬥人員和支援部隊之間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關係。舉例來說,停機坪空間有限,軍方策士必須動用來自更多作戰基地的飛機,這將增加空中加油需求和地面保障需求,例如維護和服務、支援設施和武器儲存地點等。
大規模後勤作業的規劃與執行並非易事。即使經過長達數月的精心布局,7月的「機動衛士」(Mobility Guardian)演習仍舊遇到麻煩。例如,一架C-17運輸機因機械問題僅飛至夏威夷,而其他軍機則在不同時間點落後於原訂計畫。這些事件都能單獨獲得控制,但相互結合便會迅速產生連鎖效應。
報導說,北京正計劃讓情況變得更糟。真正的危險在於,中國領導人認為,在美國在該地區擁有足夠戰鬥力之前,他們擁有實現既成事實的窗口。因此,動員、部署和維持美軍作戰能力是有效嚇阻的關鍵。
不幸的是,後勤問題很難輕易解決,解決其中一項往往會使其他問題變得更糟,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例如,美國可在前方部署更多部隊,試圖解決距離與時間的限制問題。然而,如果沒有額外的基地選擇,這些部隊最終將集中在大型基地,很容易成為敵軍優先打擊的目標。為了減輕這種威脅,美國可以嘗試在第一島鏈內更廣泛地部署軍隊,但分散的部隊恐加劇跨越大片水域作戰的挑戰,並增加了後勤支援的複雜性和規模。
報導說,五角大廈不該嘗試個別處理後勤問題的各個部分,而應擬定一種全面性計畫以同時應對這些殘酷障礙。這需要新的思維方式,同時做出艱難選擇並接受各軍事部門傾向避免的風險。除此之外,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讓美國在印太地區嚇阻對手的後勤支援變得更容易、更快捷、更有效率且更加有效。(譯者:劉文瑜/核稿:張曉雯)11212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