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3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一份由多個區域和國際環境團體共同發表的新報告指出,湄公河中有1/5的魚類正面臨滅絕威脅。
根據這份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25個全球水中及野生動物保護團體所彙編的報告指出,魚類面臨的威脅包括棲地喪失、濕地被轉用於農業和水產養殖、破獲永續的採砂、引進外來物種、氣候變遷惡化及水力發電大壩破壞河川及支流水流。
法新社報導,湄公河(Mekong River)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僅次於亞馬遜河(Amazon)和剛果河(Congo),是約1148種確認魚類的家園,更是數百萬人賴以營生的水域。
但環保人士表示湄公河面臨多重威脅,包括建水壩、採砂、漁業管理不善、棲地流失和引入外來物種。
報告指出,河中19%的魚類受到這些變化的嚴重威脅,也凸顯魚類數量枯竭會如何影響數以百萬計依靠湄公河維生的人。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亞太地區主任麥卡多(Lan Mercado)說:「湄公河魚類數量的驚人下降,是一提醒世人應採取行動的急促警鐘。」
這份來自20多個區域與國際組織的報告,檢視長達4900公里的東南亞第一長河湄公河在各不同區段受到的衝擊,包括柬埔寨金邊湖(Tonle Sap)。研究人員稱金邊湖的魚類數量在2003至2019年期間銳減88%。
報告作者群表示,有74種魚類被評估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受威脅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所列面臨滅絕風險,更有18種屬「極危」(CR)。
報告指出:「可以正式地說,這代表估計19%已知的湄公河魚類面臨(滅絕)威脅。」
報告指出,雖然許多湄公河魚種的研究不足導致公開可得的數據有限,「然而若說湄公河裡受威脅魚類的真實數量遠多於74種,絕對不為過」。
報告中的建言敦促湄公河流域各國致力因應國際氣候變遷會議所列「淡水挑戰」(Freshwater Challenge ),保育和恢復湄公河生態系統。
報告中列出6大有助整治湄公河的建議,包括增加河流的自然流量、改善水質、保護重要的棲息地與物種,以及拆除陳舊的河流欄壩。(譯者:紀錦玲/核稿:陳亦偉)113030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