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學UCL疑商業考量 限制教授「敏感」涉中言論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9日專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一位副教授幾乎遭封鎖、不得教授她創設的課程,原因疑為她在課堂觸及現代奴役等「敏感」議題時以中國為例,被視為對中國「有偏見」、「挑釁」。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長篇報導及其引用的電郵往來內容,這位副教授的上司、UCL能源學院教授史特拉肯(Neil Strachan)聲稱,基於「商業考量」,大學有必要在「來自中國的準學生」之間維持良好名聲;若中國學生在校感到遭遇「偏見」、「被針對」,大學招生前景將大受影響。

「每日電訊報」8日晚間刊出報導後,在關注英中關係、以及言論和學術自由的人士之間引發討論。UCL今天發布聲明,表示將調查相關情事。校方發言人指出,儘管不便評論個案,報導提到的問題顯然令人憂心。

UCL副教授席沃斯(Michelle Shipworth)說,她「毫無選擇」,必須擔任吹哨者,揭露英國大學院校如何屈從於言論審查、忌憚來自部分中國學生的壓力,進而自我審查。

非營利組織「英中透視」(UK-China Transparency, UKCT)致力提升英國公眾對中國影響力活動的認識。主任盾君山(Sam Dunning)告訴中央社,UCL事件清楚顯示大學對中國資金的依賴,為此不惜犧牲學術自由和教學品質。

他指出,UKCT掌握更多類似案例;許多學術人員害怕對外發聲,因為擔心學術生涯受衝擊。

相關案例在英國十分普遍,盾君山說,解決問題刻不容緩,這也是為什麼UKCT近日發起調查研究暨公眾宣導行動,反制中國對英國大學校園的干預。

曾在2020年發表「拯救英國大學」(Saving Britain's Universities)報告的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政治經濟學教授瓊斯(Lee Jones)則透過社群媒體X表示,他估計「反中鷹派」會試圖將UCL事件操作成「中國侵蝕英國自由」,但問題根源其實是英國歷屆政府的高等教育「市場化」政策,讓大學院校依賴源自海外的收入,校方因此必須討好學生客戶。

報導提到,UCL的中國學生人數為英國最多。根據UCL官網,該校約有5萬名學生,其中超過1萬1000名是來自中國。這意味中國學生占UCL學生總人數近1/4。

報導指出,這些中國學生向校方繳交的費用一般是英國在地學生的2至3倍,達一年4萬英鎊(逾新台幣160萬元)。

席沃斯去年10月在一門專題課程要求學生檢視由人權組織「自由行」(Walk Free)發布的「2014全球奴役指數」(2014 Global Slavery Index),並分組討論「為何中國有那麼多奴隸」。根據這份報告,中國境內的奴隸人數全球排名第2。排名第1的則是印度。

席沃斯向「每日電訊報」強調,她的提問意在激發學生思考報告呈現的資料、以及詮釋和研究方法是否有問題。

她強調,這份報告「問題很大」,例如中國既然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奴隸」人數自然很容易名列前茅,她的提問意在凸顯報告缺失,而非「反中」。

不過,課程快結束時,一名中國學生突然起身,以聽來像是被惹惱的語氣質問席沃斯,為何她教學要使用這麼糟糕的挑釁手法。當時教室內約有80名學生,其中近30人是中國學生。

席沃斯告訴「每日電訊報」,她懷疑這名學生根本沒專心聽課,因為她前一刻才在課堂分析報告的資料運用問題。

不過,席沃斯隔天即接獲來自同事的電郵,原來是有其他國籍的學生對中國學生被老師惹惱感到不滿。席沃斯當時認為這樣的告狀有點可笑,不當一回事。過了幾天,史特拉肯來電。

史特拉肯稱,幾位中國學生「十分不開心」。他說,席沃斯當時應該也要拿印度當例子,這樣中國學生才不至於覺得「被針對」。

當天稍晚,席沃斯發現她無法編輯UCL的校內學習網站,也無法透過校內電郵系統向學生發信。再過幾天,史特拉肯來信表示,教學團隊十分擔憂並重視學生感受。有兩位同事曾長篇大論斥責席沃斯,強力要求她停止相關課堂活動。

去年11月中旬,席沃斯仍能教課,但已不碰中國奴役指數。就在風波看似平息之際,今年1月,席沃斯發信、反擊系上同事,告知有幾位資深學者認同她的立場,也就是她的學術自由遭限縮。

2月初,史特拉肯來信通知,校方接獲兩起針對席沃斯的申訴,不滿她對中國學生「有偏見」。史特拉肯稱,申訴來自幾位中國學生以及一名華裔教職員。

史特拉肯向席沃斯「說明」為何她被視為對中國「有偏見」,包括在抓到有中國學生考試作弊後,從此對中國學生「疑心太重」,窮追不捨調查中國學生找「槍手」代為參加考試或完成作業的情形,甚至曾讓學生因此被退學。

此外,席沃斯在社群媒體談論中國的學術自由,卻未針對任何其他國家發表類似貼文。

兩天後,史特拉肯再度來信,這次是關切席沃斯的精神健康。史特拉肯「溫馨提醒」,席沃斯隨時可以請病假,且系上打算讓其他人接手她負責的課程。

史特拉肯並建議席沃斯,在社群媒體發文討論教育議題時,「不要只針對一個國家」。

席沃斯告訴「每日電訊報」,她教學時常以英國為例,也關注印度,指控她「針對中國」實在愚蠢。

她指出,英國有太多大學院校仰賴外國學生學費,校方管理階層因此往往不樂見學術、言論自由相關爭議浮上檯面。然而,若情況持續惡化,席沃斯示警,英國大學學位恐怕會貶值。(編輯:陳承功)11303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