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9日專電)韓國將在10日舉行第22屆國會選舉投票,專家指出,這次選戰罕見沒有政見成為關鍵議題,反而更聚焦於保守與進步兩種意識形態的對立,最終結果仍難預料。
韓國國會選舉進入倒數,朝野兩大黨都卯盡全力呼籲支持者出門投票,在3日起禁止公布新民調前的最後調查結果顯示,雙邊支持率不相上下,高唱「審判政府」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稍微領先。
在最後近一週造勢下,執政黨國民力量宣稱,原本在全國被列為搖擺區的選區從55個增至60個,代表至少5個傾向共同民主黨的選區支持率與國民力量出現黃金交叉,期待執政黨最終能在300席中拿下110至120個席次。
4年前以執政黨之姿、在防疫有成下時隔16年單獨拿下過半席次的共同民主黨,對這次選情也相當有信心,認為可以再次順利拿下過半席次;甚至有人認為泛進步派政黨可以拿下超過200席次。但以他們掌握的選情來看,同樣也有40到50區差異只在1000票以內。
在共同民主黨握有過半席次的狀況下上任的尹錫悅政府,力求在這次選戰中取得優勢,以確保順利推動政策;而在對經濟民生狀況及政府獨斷作風的批評聲浪下,用選票「審判政府」成為共同民主黨在這次選戰中最大的武器。
民調機構韓國蓋洛普調查研究所理事許珍宰向外媒分析此次選情時指出,從過去20年各年齡層投票率來看,40至59歲選民在10年、20年前都是明顯進步派傾向,60歲以上選民則同樣不變地支持保守黨,而18至39歲選民則沒有明顯傾向,這些中立派選民成為這次選戰的關鍵。
從2年前的總統大選可以看出,30歲以下選民因性別對立而出現男性傾向保守派、女性傾向進步派的狀況;30至39歲則相較2018年總統大選時明顯大量轉向支持保守派,原因可能在於這個年齡層的選民是文在寅任內不動產政策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房產持有率明顯低於40歲以上選民。
經過兩年執政,這次國會選舉被視為尹錫悅政府的「期中考」,若無法提高泛執政黨議員在國會的席次比例,將繼續在朝小野大的國會受到不小的施政阻力。
許珍宰表示,這次選戰中可以看到沒有任何政見成為議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狀況」,朝野兩派都是採取「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贏」的基調。在全球經濟停滯的狀況下,沒有具體政見供參考的中立派選民,很有可能只會依靠「我現在過得這麼辛苦是因為誰」,來做最終投票決定。
明知大學政治系教授申律向中央社表示,到民調封關為止的狀況看來,確實是共同民主黨更有利;但以基本盤來看,保守派在韓國本就比較有優勢,就算共同民主黨占優勢,國民力量所占席次也不太可能掉到100席以下。
此外,候選人的性別言論、投資爭議的問題也可能影響選民的決定。對於共同民主黨代表李在明不久前稱台海問題與韓國無關的「謝謝說」,申律指出,在野黨代表如此發言可能引起中立派選民反感。
韓國在5、6日提供正式投票日當天無法投票的選民事前投票,投票率達到31.28%創新高,最終投票率是否可能超過7成受到輿論關注。
朝野兩大黨都認為,若投票率高將對己方更有利。但申律指出,比起最終投票率,各年齡層的投票率變化更為重要。
特別是被視作這次選戰關鍵的20至39歲選民,據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委託韓國蓋洛普進行的調查,20、30多歲選民表示一定會去投票的比例分別較4年前下降了10.1個百分點及6.8個百分點,讓選情更難預測。(編輯:周永捷)11304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