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2日電)歐盟委員會10日發布報告,指中國經濟存在「嚴重扭曲」,中國商務部辯稱「市場經濟並非只有一種模式」。據報導,這份報告細數中國政府如何介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歐盟委員會10日發布新版「關於中國『市場扭曲』的國家報告(report on state-induced distortions in China’s economy)」(簡稱「報告」)。11日晚間,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透過官網就這份報告作出回應。
他說,歐委會主觀、片面、錯誤地評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其採取歧視性的反傾銷做法製造藉口,中方對此強烈反對,並已向歐方提出嚴正交涉。
他宣稱,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和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激發了經濟的發展活力;市場經濟並非只有一種模式,而是與各國的歷史、文化、現實國情等密不可分。
他表示,世貿組織規則並不存在經濟「嚴重扭曲」的概念和標準。歐盟突破世貿組織規則,借用所謂「市場扭曲」,為其繼續使用世貿組織規則所不允許的反傾銷「替代國做法」炮製藉口。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動向,並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權利。
陸媒財新網今天報導,歐盟這份報告第一版發布於2017年,目前的新版本增加新能源汽車行業等章節。相關章節提到,中國沒有燃油車相關技術積累,轉而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希望通過提前轉型占據優勢。
「報告」說,最早從2005年,中國政府就開始引導這一戰略轉變,並從2010年開始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財政補貼,補貼原計劃2020年底結束,受疫情影響延至2022年底,至今還沒有完全取消新能源汽車優惠措施。2023年6月,政府宣布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優惠延長至2027年。
「報告」說,中國的地方政府和國企也在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在蔚來汽車瀕臨破產的2020年,安徽省向其注資搭救,條件是蔚來汽車必須將總部遷至安徽省。
「報告」認為,這些扶持政策可能導致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的產能過剩。截至2021年末,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為569萬輛,當年實際產量為355萬輛。截至2023年末,中國仍有1046萬輛在建乘用車產能,其中大部分用於製造新能源汽車。報告稱,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確實還在高速增長,但這些工廠能否滿負荷運行存在疑問。
報導說,歐盟在2023年10月已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啓動反補貼調查,預計時間不會超過13個月,2024年中,歐盟還有權採取臨時救濟措施,加徵反補貼稅。歐盟中國商會援引專業人士分析稱,「報告」中的內容可能會影響到正在進行的調查。(編輯:陳鎧妤)11304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