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智利旁達阿里納23日綜合外電報導)智利的旁達阿里納(Punta Arenas)地處偏遠的南美洲極南端,但這個地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和南極洲的勘探潛力,正吸引全球航運激增及華府和北京當局的興趣。
美國期刊「美洲季刊」(Americas Quarterly)報導,旁達阿里納已成為令人難以置信的全球航運熱點,如今是跨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幾個日益重要的海港之一。
隨著戰爭滯礙了中東和歐洲的重要航道,氣候變遷擾亂了巴拿馬運河運作,以及綠氫等技術突破嶄露頭角,此地區外圍的港口也開始受到政府、跨國企業和其他機構新的關注。
全球大國正競相在此擴大各自的勢力。隨著海冰消融,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已經表達有意願在麥哲倫海峽(Strait of Magellan)臨大西洋海峽口、跨越智利邊界的阿根廷一端附近打造一座港口建築群;北京當局可以在這裡增加其勢力,並在南極洲產生影響力。
美軍南方司令部司令李察遜(Laura Richardson)去年4月造訪阿根廷和智利,當時曾駐足旁達阿里納聽取安全簡報,並參觀了麥哲倫海峽。
為了把握時機,旁達阿里納和周邊的麥哲倫地區迫切需要升級基礎設施。
目前,這個地區只有少數能容納中型船隻、一些郵輪和駁船的碼頭和坡道,但無法讓日益頻繁通過海峽的大型油輪和貨櫃船停泊。當地也沒有裝載起重機或受到保護的船塢。就連海軍在這裡也沒有自己的港口。
智利總統波里奇(Gabriel Boric)去年10月在瓦巴萊索(Valparaiso)簽署港口擴大計畫時宣布:「如果我們想要走向更公正、更包容的發展,就需要更多更好的港口。」
他讚揚上週訪問的中國港口「卓越現代化」。在旁達阿里納長大的波里奇去年11月簽署一項價值4億美元的5年投資計畫,要升級麥哲倫的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但有些人質疑這筆經費是否夠用。
麥哲倫海峽長約612公里,形狀略似數學的平方根符號,近來穿越海峽的交通量激增,大致反映出其他地方的航運受到擾亂的情形,如巴拿馬運河受乾旱導致低水位影響,運輸量大減;伊朗撐腰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從去年開始在紅海朝來往船隻發射飛彈,使得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交通量過去兩個月驟減42%;黑海則受俄烏戰爭影響,航運十分不穩定。
動盪情勢迫使託運業者紛紛採取航程更長的替代路線,其中訴諸麥哲倫海峽的船隻包括散貨船、天然氣油輪和貨櫃船等,加上中國巨型漁船船隊,麥哲倫海峽交通量近年來有增無減。
國際安全專家貝利科夫(Juan Belikow)指出,中國企業欲斥資12.5億美元在阿根廷瀕大西洋城市里奧格蘭德(Rio Grande)興建港口的提議已遭聯邦當局否決;阿根廷一家承包商目前正為這個地點設計一座港口。再往南邊的烏斯華雅(Ushuaia),阿根廷海軍正在擴大南極洲後勤基地,並監測中國的捕魚活動。
南極洲是潛在礦藏勘探、淡水儲備和國防動態方面國際競爭的新興領域,在這裡加強軍事部署,將有助於保障航行自由和西方國家進入南極洲。此外,以綠氫為基礎的肥料和擬議在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設置榖物碼頭的計畫,也體現了南極洲在全球糧食安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譯者:李佩珊/核稿:徐睿承)1130424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