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10年加國夫妻讚台灣物美價廉 亞洲最宜居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13日專電)一對曾兩度旅居台灣共10年的加拿大夫妻,如今回到加拿大生活後仍念念不忘台灣的美好,表示台灣是亞洲少數能滿足低生活成本和較高薪資的地點,是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綜合加拿大媒體DH Canada和Business Insider報導,45歲的馬丁(Becky Martin)和丈夫施密特(Craig Schmidt)在安大略省開一家窗戶清潔公司,儘管兩人回到加拿大定居已將近7年,但回憶起台灣生活,美好影像歷歷在目。

兩人是2002年第一次到台灣居住生活。當時年僅20幾歲的兩人在安大略省伯靈頓(Burlington)工作,背負沉重學生貸款的兩人,一心想努力賺錢還債。

馬丁說,她的一名大學室友到台灣工作生活,覺得對財務有很大幫助,建議他們也可以到台灣試試。

果然,因為台灣生活物美價廉,短短一年內他們就存錢還清了大約4萬加幣(約合新台幣95萬元)的學貸。

儘管無債一身輕,但兩人在台的職場生涯有遺憾。因為馬丁是兒童和青少年工作者,施密特是平面設計師,而住在台灣時,他們只能找到教英語的工作。

為了追求事業,2004年他們決定返回加拿大。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們工作出色、搬了幾次家、生了孩子,以為「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不久後他們的財務再度陷入緊張,債務開始累積。於是,2009年夫妻倆決定搬回台灣,又僅以一年半的時間,就還清了約4.5萬加幣(約合新台幣107萬元)的債務。

台灣生活成本很低,尤其兩人住在嘉義,每個月僅花新台幣8000多元就租到4房2衛、可以俯瞰湖泊和山林的公寓,每個月水電費僅2000多元,摩托車汽油費更低至每星期不到100元。

他們很喜歡台灣生活。馬丁說:「台灣沒有加拿大人感官上熟悉的東西:天氣、氣味、食物、語言、教育、音樂、文化都不同,這是壓倒性的,但非常令人興奮。在門外度過的每一秒都是一場冒險。」

加拿大也實行全民健保,但對比台灣的醫療進步,馬丁認為加拿大「令人尷尬」。「台灣醫療非常棒。你有了工作後,醫療、牙科、處方藥等一切都涵蓋了,每個街頭都有醫生和牙醫服務,等待時間只有幾分鐘,就算要看專科醫生,也在幾天內就可以約上診療時間。」

從財務角度考量,台灣是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馬丁根據個人經驗和研究後發現:台灣是亞洲少數能滿足低生活成本和較高薪資所得的地方。

她說:「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的大城市都是居住成本非常昂貴的地方,儘管你賺得更多,但付出的代價也更高。如果你選擇像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這樣的地方,也是令人興奮和環境美麗的地方,生活成本很低,但你的工資也很低。」

這一次他們在台灣住了7年多,因為父母年邁和有家庭成員去世,再度收拾行囊回到加拿大。他們說,加拿大生活成本很高,但「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價值最終超過了金錢價值」。

如今他們在距離多倫多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基奇納(Kitchener)定居,離多倫多不太遠,但生活成本和人口密度都較低。

回憶起住在台灣最大的缺點,馬丁說,語言是最大障礙,因為「國語是一門非常難學的語言」。(編輯:馮昭)113051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