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多反對垃圾收費計畫 香港特首面臨民意考驗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3日電)香港當局已決定於8月1日實施頗具爭議的垃圾收費計畫,但最新民意顯示,七成民意反對推行,使得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面臨上任以來最大一次的民意考驗。

香港研究協會今天公布,該會於14至21日訪問了1062位市民,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不支持當局將於8月1日實施的垃圾收費相關措施,「支持」的只有16%,「無意見」的占14%。

此外,43%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擱置垃圾徵費計畫」,另有48%的受訪者認為應在「2026年或以後」才實施。

如何減少市民的生活固體垃圾,港府和各界已經討論多年,主因是香港垃圾堆填區已呈現飽和,而焚燒垃圾又不環保。

經過多年爭議和討論,2021年8月,香港立法會通過相關修訂案,授權政府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畫。之後,香港政府積極展開落實工作。

不過,由於這項收費政策備受市民、餐廳和公司等單位反對,香港政府在實施上一再推遲,最後原定於今年4月1日實施,但其後又被迫延至8月1日才正式施行。

而自4月1日起,港府先行在部分地點試行,給予港人一個適應的過渡期。

但上述民調顯示,這項措施試行至今,反對的市民仍然占多數,有分析指出,如果香港政府強行於8月1日推行,本屆港府及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會面臨上任以來最大的民意考驗。

按照港府的收費計畫,自8月1日起,本地個人、家庭、公司或大廈等將會按照不同需求,購買指定垃圾袋和標籤,用作存放垃圾,然後到指定地方棄置。至於大型物件,則按照重量收費。

當局估計,計畫一旦實施,每個家庭每月可能要支付港幣45元(約新台幣180元)的垃圾處理費。

對於港府徵收垃圾費,有環保人士表示歡迎,認為參照外地經驗,可使家居固體垃圾大減。不過,不少港人嫌麻煩,又擔心會增加生活支出。(編輯:謝怡璇)113052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