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反制對台灰色衝突 英政府宜考慮制裁中企

智庫:反制對台灰色衝突 英政府宜考慮制裁中企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31日專電)中國持續以未達戰爭行為或常規軍事衝突門檻的灰色地帶(grey zone)活動,侵蝕台灣安全並對台施壓。英國智庫建議,英國政府宜考慮對直接涉入這類活動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

智庫舉例,當北京升高對台灣空域的侵擾行為,英國可宣布制裁共軍在航太領域的供應商。此外,比照政府之前曾預告的政策方向,英國也可對私人投資與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設限。

倫敦是國際金融重鎮,也是中國(含香港)以外,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智庫指出,倫敦在人民幣的國際化發揮關鍵作用,也有助中國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回應中國升高對台灣的灰色地帶活動,英國政府可檢討、撤銷或拒絕更新英、中各自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總額人民幣3500億元的貨幣互換協定。

針對人民幣,英國可採取的更嚴厲措施包括制裁中國建設銀行(CCB)。CCB倫敦分行是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在英人民幣清算銀行。此外,英國政府可考慮檢討歷來對CCB及其他中資銀行核發的執照。

去年5月在倫敦啟動的跨國研究組織「中國戰略風險研究所」(China Strategic Risks Institute,CSRI)30日發布報告,聚焦英國可如何回應中國對台灣持續升高的灰色地帶威嚇脅迫活動。

報告提到,英國應協助提升台灣的韌性;可行方式之一是增加對台灣的軍民兩用及軍事科技出口。

CSRI指出,美國對台軍售交付一再延宕,累積金額約191億美元(約新台幣6200億元)。英國可與美、台展開三方討論,思考英國供應商可如何與美方相輔相成並協助解決積壓的訂單。

CSRI認為,英國供應商在防空、指揮管制系統、資料鏈整合、電子作戰等領域特別具合作潛力。考量英、美系統的協同工作能力程度很高,對台灣而言,英國供應商的技術和產品應別具價值。

英國也可在網路防衛加強與台灣合作。報告提到,英國可與台灣建立類似英國與新加坡之間的網路安全對話,並善用英國的創始成員身分,推動台灣參與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為根據地、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支持的「歐洲應對混合威脅卓越中心」(Hybrid CoE)。

此外,台灣的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估計至2028年每年可增長10.8%,對英企而言是可觀商機。

除了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既有的國際多邊組織和機制,CSRI指出,英國也可多管齊下另闢蹊徑,展現對台灣國際參與的支持,包括在聯合國會議期間與台灣的代表舉行場邊會晤;仿效日本和澳洲,成為台、美2015年共同成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正式夥伴;作為全球人工智慧安全峰會(AI Safety Summit)創建國,英國應推動納入台灣。

北京常以「外部勢力挑釁」、「干涉兩岸內部事務」為由,升高對台灣及與台灣友好國家的恫嚇。CSRI指出,回應北京升高對台灣的侵略性作為,各國可順勢增加、提升與台灣的互動,以凸顯正是因為北京的侵略性作為引發國際社會擔憂,其他國家更加意識到與台灣互動的必要。

報告提到,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可以「實地進行事實調查」為由訪問台灣,或是以中方在台灣海、空域的灰色地帶活動升高,恐威脅國際交通運輸安全為由,強化台灣參與聯合國旗下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正當性。

針對北京在國際間推進對台灣的法律戰,CSRI主張,繼美國之後,英國應公開表示反對中國利用1971年表決通過的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企圖合理化台灣遭聯合國排除。

儘管英國當時投票支持該決議,CSRI指出,英國現在應澄清聯大第2758號決議未處理台灣主權問題,也未提供排除台灣以任何形式參與聯合國的依據。

整體而言,儘管各界多關注中國武力犯台的機率,CSRI認為,中國較有可能持續透過灰色地帶衝突手段達成對台灣的目標,而中方確實已在削弱台灣自主性方面取得可觀進展,包括挑戰台灣有效控制自身海、空域的能力。中方恐怕將持續試探台灣的底線,提高台灣審酌合理適當反應的難度。

對北京而言,相較於公開直接的常規軍事衝突,灰色地帶策略具備許多優勢,包括較不易引發國際和台灣社會反應、不需為了勝算難料的軍事行動投入大量資源、可適時彈性升高或降低行動強度和規模,以及有助強化北京將台灣海峽緊張情勢塑造為「兩岸內部事務」的論述。

全面的軍事衝突較容易被台灣及其他國家詮釋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此外,北京可藉由非常規武裝部隊之手、或以「保護平民」等看似正當的理由,對台灣升高灰色地帶脅迫並預先為自己創造可合理推卸責任的空間,例如利用漁民、海洋研究船等,挑戰台灣對自身水域的有效控制。(編輯:郭中翰)113053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