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台海衝突恐造成東南亞災難 波及東協存在

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17日綜合外電報導)「卡內基中國」研究中心非常駐學者饒兆斌撰文說,台海熱衝突將為東南亞帶來災難性後果,菲律賓可能直接涉入,其他國家面臨人道危機壓力,經濟恐受重創,東協難以全身而退。

饒兆斌(Ngeow Chow Bing)的文章發表在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網站上。

● 台灣情勢會與南海爭議交織在一起嗎?

他寫道,分析師和評論員經常主張,台海衝突爆發可能與南海爭議產生交集,波及東南亞國家的海洋利益和安全。有些人認為,萬一衝突蔓延到南海,東南亞濱海國家可能會支持美國對抗中國,以保護自己的主權和國家利益,尤其是那些現與中國互有齟齬的國家。

他說,萬一台海發生衝突,南海也很有可能變成戰區。中國可能從西沙群島或南沙群島的基地發起行動,或企圖占領東沙群島或太平島;美國及其盟友的行動也可能不只限於台灣及周邊區域。

即便如此,若中國在台海衝突期間對東南亞的首要目標是確保這些國家不參戰,那麼避免混雜對台軍事行動與南海爭議,才更符合中國的利益。簡單來說,如果中國在台海危機期間動武聲索南海主權,只會替自己樹敵;相反地,中國可能專注於擊敗主要對手,即台灣、美國及其盟友的部隊。

饒兆斌認為,東南亞聲索國可能寧願遠離衝突。民意調查顯示,在中國犯台情況下,多數東南亞國家不支持切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此外,汶萊、印尼、馬來西亞或越南也沒什麼動機要在南海對中國單方面採取升級行動,除非中國將矛頭指向它們。不過,菲律賓或許是一大例外。

他說,這些東南亞聲索國可能也擔心,如果不加入對抗中國的抗爭,等到中國戰勝美國與台灣,自己可能會成為中國霸權的下一個受害者。基於這個邏輯,聲索國最好藉著台海衝突在南海一舉反擊中國,確保以美國為首的聯盟戰勝中國。菲律賓或許較能接受此一論點,但其他東南亞國家可能會認為風險太高。

他指出,菲律賓較為特殊的理由包括它與美國的結盟、地理位置及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更重要的是菲方開放數座基地供美軍使用。萬一爆發直接衝突,中國與菲律賓的爭端可能與台海危機直接交雜在一起。

● 中國在東南亞撤離行動中的潛在角色

台灣政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有超過78萬名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人在台灣工作及生活。

饒兆斌寫道,對東南亞國家來說,要從台灣撤離數十萬人是相當艱鉅的任務。這些國家是否有足夠的海空設備來執行這類行動?這些設備是否有能力承受移動的必要距離?被撤離的群眾要安置在哪裡?往返台灣的路線安全嗎?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理想答案。

他認為,東南亞國家眼前沒有什麼好選項。除了菲律賓之外,對多數東南亞國家來說,台灣都很遙遠。雖然它們也可在美、日撤僑時求助,但人數可能太多。如果中國願意提供協助,為撤僑船艦或飛機保留一條安全路線,可能有些東南亞國家會想接受。

●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會解體嗎?

饒兆斌指出,東協內部的利益、首要目標和觀點分歧有可能在衝突爆發之際暴露出來,東協解體並非無稽之談。關鍵變數在於中國是否有能力讓東南亞保持中立;如果中國設法讓東南亞相信,中方是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且無意將戰事擴大到其他南海聲索國,並願提供撤僑協助,那麼中國幾乎可確保東南亞維持中立,除了菲律賓以外。

若菲律賓因借基地供美軍使用而遭中國直接攻擊,其他東協國家會挺身而出嗎?饒兆斌認為,其他東協國家比較可能希望維持中立,或許會發布外交聲明安撫菲律賓,但可能不太會出手幫忙,有些國家甚至可能私下責怪菲律賓把整個東協拖下水;菲國則可能大失所望,進而強化與美、日及其他盟國的關係。東協可能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另一方面,向來支持中國的東協國家,例如柬埔寨、緬甸,或許還有寮國,可能會強烈表態力挺中國,而其他希望兼容各方意見的成員國卻未必認同,東協最終可能大幅萎縮並衰弱。(譯者:曾依璇/核稿:張曉雯)11306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