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1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本月13日在賓夕法尼亞州造勢大會上遭槍手暗殺未遂,案發後,川普與現任總統拜登都強調「團結」,但任何轉向更文明政治論述的跡象可能都只是曇花一現。
法新社報導,數月來,雙邊競選陣營互相攻訐,猛烈程度遠超過本就十分激烈的美國政治競爭;觀察家認為,這種趨勢幾乎不可能出現顯著改變。
槍擊案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川普與拜登都採取溫和語調,避免可能激化躁動政治氛圍的語言。
拜登在橢圓形辦公室演說中呼籲國人冷靜;川普也說,此刻最重要的是團結。
兩人甚至通了電話,而上月底他們參加第一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時,連握手都不願意。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傳播法專家古特曼(Roy Gutterman)說:「在國家發生或差點發生悲劇後的第一時間,政治人物想表現出同理心,說一些大家想聽的療癒性的話…我確信尖酸刻薄的語言很快就會開始(再次)流傳。」
川普對政敵向來喜歡採取極為強勢的立場,他曾說這群對手是「害蟲」。他對拜登的人身攻擊包括誇張嘲諷拜登口吃,還給拜登貼上「心智災難」的標籤。
拜登在競選初期甚至不願提及川普的名字,近月拜登及其競選陣營則稱川普是「精神錯亂」、「道德敗壞」的潛在獨裁者。
兩人上月27日在電視轉播辯論中爭論誰才是美國史上最差勁的總統。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羅奇(Peter Loge)說:「雖然懷疑,我仍希望美國政治修辭少一些仇恨、不要被憤怒驅動…美國政治常常很糟糕,不等於永遠都要這麼糟糕。」
古特曼說:「最近政治光譜兩邊的極端分子似乎大鳴大放…他們可能沒花太多時間思考更溫和的理性聲音或呼籲和平或克制。」
隨著選戰漸趨激烈,政治學者呼籲雙方陣營放緩語氣,同時要求媒體在他們越過底線時追究他們的責任。
羅奇說:「媒體必須將政治暴力視為異常且具破壞性…有一種方式是點名批評所有那些昨天還要大家冷靜、明天就開始叫囂的政治人物。」(譯者:曾依璇/核稿:盧映孜)113071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