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拚提高糧食自產 台灣人養殖台灣鯛添助力

新加坡拚提高糧食自產 台灣人養殖台灣鯛添助力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31日專電)仰賴食品進口的新加坡力求提高國內自產能力,在農漁業者動起來的過程中,有一個台灣面孔扮演角色,養殖台灣鯛為新加坡邁向自產自給目標助一臂之力。

面對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糧食危機風險,高度仰賴食品進口的新加坡,要餵飽大約73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500多萬人口,並非易事。

為強化糧食安全,新加坡政府早在2019年就提出「30·30願景」,目標鎖定2030年前達成當地生產農產品能滿足民眾30%的營養需求,其中20%來自蔬菜水果,其餘10%來自魚肉、雞蛋等所含的蛋白質。

記者實際搭上小船,從新加坡西北部邊界出發,造訪柔佛海峽的海上漁場,隨著潮起潮落而漂浮在海上的漁場,地點臨近馬來西亞,近年正致力提高自產量能,以海水養殖台灣鯛,並以顆粒飼料予以飼養。

來自台灣的粘金棒到新加坡打拚已約20年,是一座5000平方公尺漁場的負責人,受訪前總是略帶靦腆,但談到漁場工作即精神抖擻。

他告訴中央社,海水養殖台灣鯛需要兩個重要因素,即魚苗品質要好、飼料要用對,才能讓魚的成長速度快、品質均勻,「就像人一樣,吃得越營養,長得越好」。

粘金棒說,海水養殖羅非魚(tilapia)也就是台灣稱的台灣鯛,每一批下水的魚苗約為2萬至3萬尾,漁場每個月能生產15公噸的台灣鯛。

談及在新加坡從事養殖工作最大的挑戰,粘金棒說,氣候變遷造成魚苗養成並不容易,加上海上水質變化多、一般成本開銷也高。

不過,他表示,若在魚苗品質良好的情況下,加大生產規模,確實有助於新加坡邁向「30·30願景」,增加自產能力可降低糧食危機帶來的衝擊。

另一名從事漁場工作的王先生也說,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不小,海水條件的變動都是影響產量的因素,若能為新加坡提高自產量能是件好事,但必須做足功課,才能避免虧本、有效營運。

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日前也宣布,批准該國認可的16種昆蟲以供食用,包括蟋蟀、蚱蜢、麵包蟲和蠶等昆蟲可上餐桌販售。昆蟲食品是否也能協助新加坡達成自產自給願景,將取決於推動速度及成效。

新加坡國土只有約台北市的2.6倍大,受限土地面積,農業規模小,9成食物仰賴進口。從COVID-19疫情到俄烏戰事延燒,在在凸顯糧食安全重要性,新加坡擴大食品進口來源之餘,也力求提升國內產量。(編輯:陳承功)113073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