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雪梨2日專電)國安會諮詢委員李育杰今在「雪梨對談」分享台灣科技與民主經驗指出,針對AI發展,以及中國百度推出的華語聊天機器人,台灣應該發展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如建立以台灣文本為主體的「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
李育杰出席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於雪梨舉辦「雪梨對談」(The Sydney Dialogue),在「為民主設計技術」(Designing Technology For Democracy)場次中,與澳洲外交暨貿易部網路事務暨關鍵科技大使陶林(Brendan Dowling)進行對談。
陶林強調,「沒有比台灣更好的對話夥伴」,台灣是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承受著極大的壓力。眾所周知,台灣面臨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他回憶起過去訪問台北時,經常聽到「網路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這句話。
李育杰則指出,台灣曾被「經濟學人」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面臨天災、網路攻擊等挑戰,其中網路攻擊幾乎每秒都在發生,迫使台灣必須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
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為例,台灣必須控制疫情蔓延,當時使用「台灣社交距離」應用程式,並同時考量隱私保護,確保個人資料在兩週內刪除。台灣在使用技術解決當前問題的同時,也兼顧人權。
他進一步強調,當全球使用Chat GPT或Google搜尋時,它們背後的伺服器也多是台灣製造。台灣作為人工智慧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不僅要關注技術發展,也要在網路空間保護自己的產業。
李育杰提到,人工智慧將改變大家的生活,自Chat GPT推出以來,他投入了大量時間進行操作,但卻偶爾有出現簡體中文的現象。此外,2023年百度推出了華語版聊天機器人,他警示說,「如果所有台灣人民都使用來自中國的聊天機器人,中國就會掌握我們的想法,還會教我們怎麼做,這可能成為國家安全風險。」
因此,他認為,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擁有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他提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每個國家都應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不僅具備經濟潛力,還能保護國家文化。台灣目前正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TAIDE)正是具體實踐。
談及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量子電腦」等新技術,李育杰強調,雖然人工智慧技術能用來解決問題,但也必須意識到其潛在風險。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鼓勵創新,但同時也要提高公眾對新技術的風險認知。
「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是繁體中文的大型語言模型,由國科會於2023年號召國內學術團隊和國科會轄下機構共同打造,能執行多輪中文對答,並能處理電子郵件、文章、公文的中英翻譯及自動摘要等工作。(編輯:韋樞)11309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