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7日電)「黑影為什麼緊緊跟在後面?聲音什麼時候不見?」繪本作者陳威諺藉由無數提問與畫面暗示,以台灣戒嚴時期為基礎,勾勒作品「發現」於今天發表,道出那些曾被大家害怕的「發現」與「被發現」。
「發現」是國家人權博物館「畫話:一座島嶼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工作坊第3屆首獎之作,國家人權館進一步與蔚藍文化出版社合作,推行「發現」出版,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包含國家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蔚藍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廖志墭、陳威諺,以及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簡中生等皆出席與會。
陳威諺致詞分享,「發現」最初是從幾個元素出發,透過魚缸、車子、雕像,隱喻失去時空、失去人身自由,以及發送到每戶人家的監視。他在簡短的文字裡藏了很多情緒,用圖像襯托出文字所沒提到的更多細節,文字在頁面中不斷碰撞,營造迴盪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陳威諺在書中也嘗試透過主受詞空缺的疑問句,讓每個人能自行帶入威權體制下被封藏的傷痕及生命故事。藉由虛實交錯、多處埋藏隱喻的圖像,營造似假還真的氛圍,將複雜的人權議題轉化成適合跨年齡閱讀的作品。
洪世芳表示,台灣今日人權成果並非理所當然,如同「發現」所說,從沒有人發現、怕發現,到大家都發現,一路至今充滿許多辛酸血淚。期許大家能不再漠視不合理的發生,藉由對人權議題的思辨、討論,深化社會對於台灣人權發展脈絡和價值的理解。
廖志墭強調,過去許多被塵封的威權歷史總有一天會被揭露,如繪本所述,風來了、雨來了,真相終將被看見,現代人必須努力翻轉、發現,解除過去籠罩恐懼,出書只是起點,如何讓更多人透過這本書看見歷史真相,才是努力目標。(編輯:陳政偉)11309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