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楊淑閔台北18日電)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一席「兒少自殺率攀升可能與高樓有關」說法惹議,民團今天召開記者會,訴求看見困境、落實保障,籲政府完整調查並提相應措施,以改善兒少自殺問題。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第2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4日起連續4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行,今天發表結論性意見。兒童權利公約民間監督聯盟在場外召開「兒約盟36單位共同呼籲:看見兒少困境,落實兒權保障」記者會,提出回應與訴求。
對於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日前指兒少自殺率攀升可能與高樓增加有關,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林月琴表示,這次官員不當回應,期盼主管機關除了聚焦在自殺的致命性工具減少之外,更應該積極進行完整且詳細的死因調查,並要根據調查結果擬定相應措施,以改善兒少自殺問題。
她也說,國際審查委員5年前便已建議政府,要評估與處理導致兒少自殺的因素,並更致力降低兒少高自殺率,時隔5年卻端出「略過自殺問題成因,僅回應帳面數字」的消極回答,讓人失望。
林月琴引述衛福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指出,12到17歲青少年蓄意自殺趨勢,從2014年逐年攀升,2019年達到高峰,多達52人離世;且監察院110年調查報告也顯示,學生自殺死亡原因難以單一歸因,經分析以「憂鬱症及其他精神疾病」為大宗主因,還有「感情因素」、「學校適應」也是關鍵因素。
人本教育基金會主任秘書陳志遠說,應加強處理造成青少年情緒困擾的原因,例如身心壓力、課業壓力過重等問題,政府要從源頭處理;針對死因調查應當關注危險環境因素或結構性因素。
諶立中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天他只是針對委員提問簡單回應,真正討論自殺相關議題是在下午,自殺本來就是多重因素,自殺死亡率升高跟方法有很大關係。
諶立中解釋,之所以會提到高樓問題,是希望從預防面著手,管制致命性工具,死亡率自然就會降低,自殺通常一時衝動比例很高,特別是青少年。
至於前端如何防範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在有情緒困擾時介入,透過心理諮商、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或精神疾病治療等方式,另外就是公共衛生所說的「一級預防」,是從社會文化、環境跟生活介入。
諶立中強調,除定時召開自殺防治會議,另也跟教育部溝通合作,同時不斷倡議加強青少年課外活動,所謂心理韌性很多時候跟自身紓壓能力多寡有關,可以找朋友出去聊天、吃吃喝喝一下,另外就是學習休閒技能,同時認識新朋友,進而促進人際支持、人際關係,都會變成紓壓管道,當有壓力時就會透過這些方法去達到紓壓目的。
諶立中說,若非心理健康司管不到運動,他很想辦3對3全國籃球賽,青少年有壓力的時候,運動活動對他們很大幫助,就像大禹治水,不能用防堵,對青少年一定要疏導。(編輯:陳政偉)11111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