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6日電)主計總處統計,到今年3月台灣45歲以上勞動力已突破506萬人。學者指出,中高齡以上勞參率上升是必然趨勢,但如何消弭就業年齡歧視、讓銀髮族留在優質職場,才是問題。
勞動部新聞資料指出,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112年3月中高齡者勞參率66.05%,首次突破66%,高齡者勞參率也持續上升至9.89%,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勞動力已突破506萬人。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從人力資源運用來看,勞參率提升可以解決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短缺,但可能衍生其它問題。
辛炳隆說,因少子化與家庭倫理觀念改變,婦女因婚育或照顧家中失能長者不進職場的情況減少,可能衍生少子化加劇、長照需求增加,家庭照護需求待解;此外可觀察到,有越來越多銀髮族是因經濟壓力需要留在職場,但可能遭遇年齡歧視問題。
辛炳隆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剛出社會就面臨低薪、高房價,面對固定的房租或房貸壓力,未來一定更難早早從職場退休,「中高齡以上勞參率一定會一直往上升,這是必然」;但是要讓銀髮族能找到好工作,而不是只有保全等選擇,就要加強遏阻就業年齡歧視。
辛炳隆指出,雖然日本、韓國的銀髮勞參率比台灣高很多,但其中多數是因為有經濟壓力而出來工作,且因就業年齡歧視嚴重,多只能從事非典型、臨時性、低薪的工作,「日韓的經驗,是血汗經驗」。
辛炳隆說,要幫助銀髮族續留職場,企業端須面對年輕主管、高齡員工情況,調整職場倫理與企業文化;政府也應加強宣導,透過成功案例,告訴企業怎麼形塑企業文化、善用銀髮人力;此外中高齡勞工也要有意識,現在在職場上「40幾歲還很年輕」,仍要持續進修、加強職能。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告訴中央社記者,在就業服務法、中高齡就業專法中都有明文禁止就業年齡歧視,且專法更規定,若遭民眾檢舉疑似有歧視情況,雇主須負舉證責任,證明自己是有其他考量才對特定年齡較長勞工有不同對待,否則將面臨新台幣30萬至150萬元罰鍰。
就業年齡歧視案件部分,黃維琛說,包含對高齡歧視及對年輕人的歧視,在民國110年共受理27件、成立7件,111年受理17件、成立7件、總罰鍰130萬元;不過整體觀察,歧視狀況已在逐漸改善,面對缺工情況,事業單位也開始察覺,誰先願意聘用銀髮族,就能先搶到人才。(編輯:李亨山)11205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