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團體憂遊蕩犬危害生態 盼檢討管理政策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3日電)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等保育團體今天表示,遊蕩犬隻侵擾野生動物與人身安全狀況越來越嚴重,須檢討改善長期不重視動物福祉的管理政策,支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試辦改善專案。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台灣蜻蜓學會等保育團體晚間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發布聲明表示,近日農委會提「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畫」,看起來似是管理政策一大進展,但目前看不到實際計畫內容,又不斷傳出試辦區縮小、採開放式收容所等流言。

保育團體說,肯定農委會正在研議預備進行的試辦專案計畫,但試辦計畫區域劃定、成效評估及犬隻移置須有生態保育與動物福祉專家共同擬定;試辦計畫應有長期規劃,具體改善遊蕩犬隻侵擾問題、減少遊蕩犬與野生動物和人的衝突,農委會應重新檢討目前遊蕩犬隻管理政策。

保育團體表示,認同應強化飼主責任,但在有限經費下,不應做為試辦專案主要目標,應著重於避免試辦區內野生動物受侵擾。

保育團體說,希望藉計畫公私合作,讓政府與專業保育團體成功改善遊蕩犬侵害問題、守護人民及野生動物。

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5月10日在立法院說,已調查9到10個危害山羌、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熱區,集中在苗栗縣、台中市與南投縣,將編列新台幣數千萬元,與民間團體合作移除(非撲殺)及當地家犬絕育等處置,希望處置率達8成。(編輯:李明宗)11206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