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張可揚以明盲共舞 挑戰無法看見的舞蹈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5日電)應兩廳院之邀,台灣編舞家張可揚帶來全新作品「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透過視障舞者與明眼舞者共創「非視覺舞蹈」,挑戰如果無法「看見」,舞蹈可以如何被感知與理解。

兩廳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編舞家張可揚自2021年製作舞蹈口述影像,與不同的視障夥伴工作後,受到他們對視覺以外感官認知能力的啟發,開始致力於「非視覺編舞」的創作脈絡,期望觀眾能透過這個脈絡為舞蹈創造另一種可能。

張可揚表示,當觀眾走進劇場,第一時間就會開啟視覺之外的感官能力,例如舞台的地板設置會發出聲響,裝置物件除了象徵「瞎子摸象」的那頭大象之外,也象徵每個人行進路上的障礙與指引,透過當視障及明眼舞者的肢體與口述,一層層打破觀眾對這個世界或當代社會的成見和迷思。

張可揚表示,舞作名稱中的廣場與大道,指的是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與凱達格蘭大道,是台灣歷史上許多抗爭與社會運動的發生地,呼應「盲人摸象」的比喻,這些社會運動的場地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實也有不同樣貌,「即便終點相同,其中參與的每個人所看到事件面向、動機與方法,也不會相同。」

舞作其中一段由視障舞者分享去年中國「白紙運動」,從視障者使用的報讀系統中,他所獲得的資訊只有「方框、方框、方框」,象徵資訊的傳遞在中國社群上被遮蔽阻擋,張可揚讓舞者們手舉白紙展現各種姿態,透過編舞的安排、舞者的肢體呈現無聲卻充滿力量。

「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將於6月16日至18日演出,地點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每個場次都有口述影像席次,讓視障觀眾能一同感受舞蹈之美。(編輯:張雅淨)11206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