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衝擊民主社會 國際媒體人籲同業合作對抗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鄧佩儒台北30日電)資深國際媒體人今天參與探討錯假訊息如何影響選舉報導的座談,呼籲媒體同業摒除競爭,攜手進行事實查核、打擊錯假訊息。

首度於台北舉行的世界新聞媒體年會(World News Media Congress)今天進入第3天議程,其中「事實、謊言、仇恨及選舉」座談邀請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總編輯華姆斯利(David Walmsley)、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共同創辦人葛洛瑞亞(Glenda M. Gloria)、法新社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新聞編輯克拉克(Emma Clark),以及南非「索威坦報」(Sowetan)編輯馬康佳(Nwabisa Makunga)分享各自經驗與觀察。

葛洛瑞亞表示,錯假訊息由特定群體發動,受各種野心甚至反民主思維的驅使,不僅影響個人生活及家庭,也衝擊公共衛生與安全,「單一新聞機構無法獨自打贏對抗錯假訊息的戰爭」,而是需要「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

她以由數十個菲律賓媒體、事實查核中心、大學,以及研究機構所組成的#FactsFirstPH聯盟為例表示,媒體同業應互相分享彼此查核過的內容,並體認在「分享事實及打擊錯假訊息的作為上,新聞機構之間沒有競爭」。

不過,她坦言,要媒體機構放下競爭、攜手合作對抗錯假訊息,是非常困難的,且同業間對於什麼是錯假訊息的認知,也不盡相同。

華姆斯利表示,期待看到世界各地的編輯們共同合作,建立一個「快速反應」(rapid reaction)的機制,當任何國家一出現某個錯假訊息氾濫的情況,這個機制能夠快速介入,將正確資訊傳送給對此錯假訊息產生兩極反應的閱聽眾。

華姆斯利接著表示,「這完全不涉及(同業)競爭」,這樣的機制不僅可以快速反應、處理錯假訊息,也能避免有人誤信錯假訊息,而騷擾或攻擊記者。

克拉克則認為,同業合作固然重要,提升個別記者的查核能力更是基礎,尤其媒體產業講求快速,許多記者都面臨編輯要求盡快交稿的壓力,因而無法確實查核所有經手的資訊;訓練記者具備查核能力也能確保新聞機構確實承擔應有責任。

至於錯假訊息對選舉報導的影響,克拉克表示,錯假訊息在選舉期間會激增,編輯台得投入大量資源因應,像是她現在所屬的部門,便有兩位專職記者負責監測、過濾錯假訊息,這部分必須視為選舉報導的重要一環。

葛洛瑞亞提及,假新聞氾濫促進選舉暴力,一個反自由或反民主的候選人可能利用錯假訊息激化社會,並營造出一個合理化傷害反對者或異議人士的環境;例如在菲律賓,特定團體會用假訊息將左派人士「抹紅」成企圖推翻政府的共產黨支持者,導致有些人因此遭到殺害。(編輯:石秀娟)112063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