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2萬具無主骨骸 中研院考證來自林爽文軍民

東勢2萬具無主骨骸 中研院考證來自林爽文軍民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日電)台中東勢保安祠收存的2萬具骨骸因921地震後重見天日,中研院研究員柯志明11年前受生態學者陳玉峰留下的文史紀錄提點,歷時11年考證,確認骨骸就是來自被殲滅的林爽文軍民。

921大地震之後,陳玉峰在東勢保安祠巧遇規模龐大的骨骸整理,估算有超過2萬具人骨,大為震驚的陳玉峰當時立刻調集研究人力,就無主骨骸進行當地口述歷史訪調及文獻蒐集,事後寫就「東勢保安祠考」,試圖為當地留下文史紀錄。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柯志明專做清代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研究,他過去曾在宮廷檔案得知林爽文軍民在抗清時逃竄生番界,在東勢地方被泰雅族南北勢群圍殲,但卻苦尋不著確據,後碰巧看到陳玉峰所寫的「東勢保安祠考」,隨即展開史料爬梳,花費近11年時間考證2萬具骨骸主要來自被殲滅的林爽文軍民。

林爽文是清朝時期在台灣活動的天地會領袖,天地會因被台灣府知府取締,促使林爽文起事並糾眾抗清、勢力浩大,使得清朝耗費多時才平定,後續林爽文事變也被視為清朝三大民變之一。

柯志明今天在中研院內演講分享這段考證研究過程,他首先透過地籍圖、都市計畫圖套疊,並進一步細究林軍萬人塚的緣起與由來,發現與東勢地方的界外私墾關係非淺。

柯志明說,清代中葉確立「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的三層制「劃界遷民」後,漢人仍有辦法透過種種迂迴法令乃至非法的途徑,偷偷穿越土牛界進入界外夾心層地帶進行田園開墾、山林利益的擷取以及走私貿易等活動,這也帶來沿山界外私墾勢力崛起的危機。

柯志明表示,這些國家權力法令管轄範圍之外的界外私墾活動及相應而起的民間武裝力量,逐漸發展成與清廷勢不兩立的沿山勢力,並在殘暴的鎮壓下起而抗爭,最終在渡海來台的清軍以及義民和熟番的圍堵下,被其界外天敵生番消滅於東勢,解釋了林爽文軍民萬人塚的緣起。

柯志明也分享,在考證過程中他實地走訪當地,巧遇東勢代表性家族劉文進後代劉燿坤,對方一得知他來自於中研院,就立刻說「柯志明老師你好」,並帶他前往探尋當地土牛及界溝位置。

柯志明說,從東勢角番割義首劉中立族譜內的相關記載,並有緣得助於過去家居該處的中研院研究員蕭阿勤確認萬人塚所在,後又在土牛慈雲宮巧遇劉燿坤,讓他可以將諸多失落的歷史環節逐一尋獲並解開。

柯志明表示,林爽文軍民萬人塚的存在,更為重要的意義或許在於藉助東勢一隅的界外私墾與動亂,重新認識清代國家權力的治理部署,對台灣多元族群社會的生成和轉化以及抗爭政治帶來的影響與衝擊。(編輯:陳政偉)11209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